工業國際合作超前部署中時電子報 2020-11-13
供應鏈重組已成不可逆轉趨勢!經長王美花12日表示,我國產業透過三大投資方案回台布局,就算面對疫情逆境,10月出口額創下歷年單月最佳成績,未來必須透過工業國際合作,讓企業在當地深蹲打好基礎,期待未來經濟復甦後,能高高跳起,現在就是超前部署,與國際合作夥伴深化合作的最佳時機。王美花昨日出席「工業國際合作成果發表會」活動時指出,過去我國在新南向國家長期耕耘,現在雖因疫情無法前往,讓企業投資腳步變慢,令企業擔心,影響投資布局。但前幾年已在新南向扎下基礎,實質產業合作讓新南向國家重新認識台灣,很多企業及各國政府都希望和台灣進一步緊密結合。王美花表示,在疫情期間,台灣是在全球少數被外媒形容「丟包」的國家,...
仁武產業園區 邁喊11月19日動工中國時報 2020-11-12
高雄巿議會11日巿政總質詢,巿長陳其邁答詢時表示,耽誤了2年的仁武產業園區總面積74公頃,產業用地48公頃的土地,11月19日正式動工,因為牽涉到航太產業,以及很多高階製造的廠商,用地需求其實非常殷切。菊系巿議員聯合質詢,邱俊憲針對仁武產業園區認為,從經發局到都發局,還有在前巿長韓國瑜任內,均遲遲沒辦法動工,連廠商也在等。他問巿長,高雄現在是投資最好的時機,但仁武產業園區到底何時可正式動工?陳其邁答詢表示,他擔任市長大概80天,幾個問題都加速在解決,例如輕軌成圓。另一個受耽誤的是大林蒲遷村,因為它是未來新材料產業園區,必須把地整理好,讓石化產業往高值化發展,所以遷村計畫也按期程加速前進。總面積...
機械業憂台幣太強 競爭力受傷經濟日報 2020-11-11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雖然10月機械出口以美元計成長5.3%,但以新台幣計達677.1億元,年減1%,近日新台幣升值碰觸28.5元重要防線,產業競爭力不斷流失,若政府放任不管,將對機械業造成嚴重傷害。台灣機械產業逐步復甦,但柯拔希說,匯率是影響機械出口競爭力的主要關鍵。新台幣兌美元今年1至9月較去年同期升值3.98%,相對於人民幣、日圓及韓元,新台幣為強勢貨幣,不利台灣機械設備出口。柯拔希說:「央行不應該說28元是常態,如果這種情況真如央行所說,那未來廠商出走也會變成常態。」他認為央行的心態可議。柯拔希說,新台幣兌美元從30元一路狂升,熱錢就是看準台灣匯率防守弱,猛往台灣倒錢。這種熱錢...
品牌×機械論壇 工業局助攻疫後商機中時電子報 2020-11-10
經濟部工業局9日在台中精機總部舉辦「2020品牌×機械」論壇,活動包含洞見2021經濟局勢與未來展望,及工具機業品牌價值落地體驗設計等活動,並邀請台灣工具機公會理事長許文憲、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PMC總經理賴永祥與台灣經濟研究院產業發展處處長周霞麗,共同參與「機械業迎戰後疫時代的產業變局」座談,期能協助台灣機械業者在後疫情時代掌握國際趨勢先機,領先全球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座談會由台北海洋科大副校長呂曜志主持,他提問歷經美中貿易戰後,未來與國際客戶做生意時,對方可能會先要求資安做得好不好、資訊乾不乾淨,企業應如何因應?賴永祥表示,精機中心正協助機械業將舊設備用SMARTBOX結合IO...
電源管理IC 持續缺貨到明年經濟日報 2020-11-09
目前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電源管理IC(PMIC)也呈現缺貨,NB應用電源管理IC業者指出,現階段缺貨的情形,在明年1月之前恐怕無法紓解,因為市場需求實在增加太多。電源管理IC業者指出,NB應用的電源管理IC,從第2季就缺到現在,雖然供給有些增加,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帶動的NB應用需求,在短期內實在增加太多,所以還是出現缺貨情形。這使得其第4季業績有機會比第3季更好,但明年初若疫情可以趨於緩和,NB應用需求熱潮或許就會明顯減緩。另外,在手機應用方面,也有長期需求增加趨勢,業者指出,一支4G手機的PMIC顆數只有1顆,但5G手機卻要3顆,等於需求一下子增加2倍。但PMIC主要在8吋廠生產,相關產能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