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LATES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詳細內容
房市資訊
經濟日報 2014-12-03

改革房產稅制 選後民氣可用

地方選舉慘敗而引發內閣改組,重大財經政策幾乎停擺,原已箭在弦上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將由新閣揆決定,推測會延至明年農曆春節後才會提出,但也不排除生變的可能。

關鍵因素之一是2009年初遺產贈與稅大幅調降,卻沒有配套措施,導致資金回流而競相投資於房地產,加上利率降至歷史新低,資金行情使得房價飆漲;而奢侈稅晚了兩年多才推出,只能防止惡性炒作,所得和財富分配卻已經惡化。

尤其讓年輕族群產生「剝奪感」,失去購買立錐之地的希望,沈重的房貸又使得總體消費不振,經濟成長停滯,成為深重的民怨,才會迫使年輕選民(尤其是首投族)用選票來宣洩不滿。

而從政治生態而言,有鑑於民眾對房價飆漲和所得分配惡化的不滿,對於行政院提出的「房產合一實價課稅制」法案,朝野兩黨的立委們即使不太願意表態支持,應該還不至於公然反對。否則,在社會團體和中間選民的密切注視之下,反對房產稅改革的立委必然會被選票唾棄。財政部或行政院應知此時此刻民氣可用,大可放手去做。

再就財政劃分的角度來看,房產稅制不公其實最該負起責任的是地方政府,因為房屋稅、地價稅和土地增值稅都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稅收來源,地方政府過去偏重於政治考量,不願調高房地持有稅的稅基(公告地價和房屋評定現值),不但導致自己稅收不足,財政惡化,更造成投資客囤房囤地現象;土地增值稅的稅基-公告現值又偏離實價甚遠,導致投資客短進短出,顯然地方政府(尤其六都)也是房價飆漲的共犯。

以今年7月起實施的囤房稅制來說,財政部雖調高了非自用房屋的名目稅率,但實際徵收率授權地方政府決定,除了台北市將徵收率訂定為2.4%至3.6%之外,絕大多數的地方政府都選擇最低的徵收率1.5%,對於抑制投資客囤房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見地方政府在租稅努力方面的怠惰,可說是投資客炒房的最大助力。

正如同看守中的財政部張盛和部長所說的:「房地合一稅制要看是否對大家有利;若有利,接任的人就會繼續推動;若不利,就不要推。」所謂的大家,應該是指多數的民意;所謂的有利,應該是指對社會正義的促進。

因此,房產稅的改革,包括未來式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以及進行中的囤房稅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朝野政黨、行政和立法部門,都有共同責任,一起合作改革,才能使房價更合理,稅制更公平,所得財富分配更平均,居住正義獲得落實,才能爭取多數選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