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經濟日報 2016-05-03
台積電退出茂迪董事會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
持股帳面虧損30億元 業界解讀 可能逐步出清股權 認賠退場 結束節能相關投資
台灣太陽能電池龍頭茂迪今年股東會要改選董監事,大股東台積電赫然未在新任董事候選人名單中。業界解讀,台積電退出茂迪董事會之後,下一步逐步出清持股,結束節能相關投資布局。
台積電是在2009年12月透過參與茂迪私募成為茂迪最大股東,之後茂迪合併聯電轉投資的太陽能電池廠聯景,使得茂迪一度成為晶圓雙雄首度共同投資的企業。聯電已於今年初請辭茂迪董事,隨著台積電也不續任茂迪董事,意味晶圓雙雄共治茂迪,將成為歷史。
台積電先前便曾釋出要逐步處分非核心事業投資的訊息,尤其太陽能市況低迷多時,茂迪因此成為公司點名出脫的標的之一。台積電發言體系昨(2)日證實,因台積電朝退出太陽能領域的方向不變,茂迪的策略性投資地位消除,轉為財務投資,將會逐步、有秩序釋出茂迪持股。
台積電當年以每股82.7元、總價62億元入股茂迪,持股約二成。經過這幾年股權結構小幅變動,加上去年11月首度出售6%股權之後,持股比率仍達約12%,穩居茂迪最大股東,並握有兩席董事。
業界人士分析,茂迪近年股價因基本面走弱而下滑,上周五收盤價30.5元,台積電目前持股帳面仍虧損約30億元。好不容易盼到太陽能市況復甦,茂迪首季每股純益1.68元,攀上21季來高點,台積電卻要退出茂迪董事會並出清持股,甚至是「認賠退場」,頗讓人意外。
茂迪現為台灣太陽能電池龍頭,年產能達3GW(10億瓦),該公司預計6月13日舉行股東會,改選七席董事。根據茂迪公告,董事長曾永輝、執行長張秉衡、吳正慶、李三保等四名現任董事仍在最新候選名單中。
至於台積電原有的二席,以及聯電先前辭去的一席董事,將由現任監察人李智貴、宏碁董事長黃少華、中鋼通運榮譽董事長李慶超等三人取代。
轉投資事業 市場關注
台積電積極朝處分非核心事業之路邁進,在結束台積太陽能與台積固態照明兩家新事業公司並退出茂迪董事會之後,未來台積電對世界先進、創意、精材與采鈺等轉投資事業的態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台積電近年陸續處分轉投資事業持股,相繼在去年11及今年4月初,處分5.1%精材股權,持股降至約41%。此外,台積電也曾於去年4月及上個月處分世界持股,累計出脫手中一成世界持股,但台積電表示仍會與世界保持密切合作。
台積電另一子公司創意,扮演為台積電發崛有潛力IC公司,或協助系統廠提供晶片整合服務解決方案角色,市場一度傳出台積電有意合併創意,壯大IC設計的陣容,但已遭創意否認。
新日光元晶
相較於茂迪失去晶圓雙雄做為董事的光環,台灣太陽能電池廠當中,新日光、元晶、益通仍分別有台達電、遠雄、英業達等三大集團在背後撐腰,昱晶則引進大陸通威集團投資,藉由富爸爸加持與異業結盟的力量,為戰力加分。
法人指出,太陽能產業起伏大,在幾年前有機會大賺,但近年來常常面臨虧損,有富爸爸當靠山,除了參與董事會運作,在籌資或資金調度時,更能多幾分把握,成為突圍的關鍵。
台達電先前將旗下太陽能電池廠旺能嫁給新日光,台達電也因此成為新日光最大單一股東,現階段持股約16.5%,擁二席董事。益通當年則是同時獲得鴻海與英業達青睞,最後由英業達拿下。
元晶從成立之初,便獲得遠雄集團支持,目前持有其二席董事與超過3%股權。昱晶則是於去年獲得通威集團入股一成。
持股帳面虧損30億元 業界解讀 可能逐步出清股權 認賠退場 結束節能相關投資
台灣太陽能電池龍頭茂迪今年股東會要改選董監事,大股東台積電赫然未在新任董事候選人名單中。業界解讀,台積電退出茂迪董事會之後,下一步逐步出清持股,結束節能相關投資布局。
台積電是在2009年12月透過參與茂迪私募成為茂迪最大股東,之後茂迪合併聯電轉投資的太陽能電池廠聯景,使得茂迪一度成為晶圓雙雄首度共同投資的企業。聯電已於今年初請辭茂迪董事,隨著台積電也不續任茂迪董事,意味晶圓雙雄共治茂迪,將成為歷史。
台積電先前便曾釋出要逐步處分非核心事業投資的訊息,尤其太陽能市況低迷多時,茂迪因此成為公司點名出脫的標的之一。台積電發言體系昨(2)日證實,因台積電朝退出太陽能領域的方向不變,茂迪的策略性投資地位消除,轉為財務投資,將會逐步、有秩序釋出茂迪持股。
台積電當年以每股82.7元、總價62億元入股茂迪,持股約二成。經過這幾年股權結構小幅變動,加上去年11月首度出售6%股權之後,持股比率仍達約12%,穩居茂迪最大股東,並握有兩席董事。
業界人士分析,茂迪近年股價因基本面走弱而下滑,上周五收盤價30.5元,台積電目前持股帳面仍虧損約30億元。好不容易盼到太陽能市況復甦,茂迪首季每股純益1.68元,攀上21季來高點,台積電卻要退出茂迪董事會並出清持股,甚至是「認賠退場」,頗讓人意外。
茂迪現為台灣太陽能電池龍頭,年產能達3GW(10億瓦),該公司預計6月13日舉行股東會,改選七席董事。根據茂迪公告,董事長曾永輝、執行長張秉衡、吳正慶、李三保等四名現任董事仍在最新候選名單中。
至於台積電原有的二席,以及聯電先前辭去的一席董事,將由現任監察人李智貴、宏碁董事長黃少華、中鋼通運榮譽董事長李慶超等三人取代。
轉投資事業 市場關注
台積電積極朝處分非核心事業之路邁進,在結束台積太陽能與台積固態照明兩家新事業公司並退出茂迪董事會之後,未來台積電對世界先進、創意、精材與采鈺等轉投資事業的態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台積電近年陸續處分轉投資事業持股,相繼在去年11及今年4月初,處分5.1%精材股權,持股降至約41%。此外,台積電也曾於去年4月及上個月處分世界持股,累計出脫手中一成世界持股,但台積電表示仍會與世界保持密切合作。
台積電另一子公司創意,扮演為台積電發崛有潛力IC公司,或協助系統廠提供晶片整合服務解決方案角色,市場一度傳出台積電有意合併創意,壯大IC設計的陣容,但已遭創意否認。
新日光元晶
相較於茂迪失去晶圓雙雄做為董事的光環,台灣太陽能電池廠當中,新日光、元晶、益通仍分別有台達電、遠雄、英業達等三大集團在背後撐腰,昱晶則引進大陸通威集團投資,藉由富爸爸加持與異業結盟的力量,為戰力加分。
法人指出,太陽能產業起伏大,在幾年前有機會大賺,但近年來常常面臨虧損,有富爸爸當靠山,除了參與董事會運作,在籌資或資金調度時,更能多幾分把握,成為突圍的關鍵。
台達電先前將旗下太陽能電池廠旺能嫁給新日光,台達電也因此成為新日光最大單一股東,現階段持股約16.5%,擁二席董事。益通當年則是同時獲得鴻海與英業達青睞,最後由英業達拿下。
元晶從成立之初,便獲得遠雄集團支持,目前持有其二席董事與超過3%股權。昱晶則是於去年獲得通威集團入股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