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中時電子報 2016-05-06
生產力中心領軍產業 推「製造業4.0平台」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
世界各國都在談4.0,德國、大陸、美國都提出各自相關的論述,未來這些變化將帶給台灣什麼樣的衝擊?中國生產力中心今天與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簽署推動「生產力4.0合作備忘錄」;藉此帶動整體產業垂直與水平價值鏈之數位化、智慧化,以期帶動產業生產立的快速提升。
61年來扮演協助台灣企業價值創新推手的中國生產力中心,今天由許勝雄董事長與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楊奕焜理事長;在經濟部主秘游振偉、台中市張光瑤副市長見證下,假中國生產力中心中區服務處301大禮堂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合作推動機械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會中CPC張寶誠總經理也率顧問團以及產、官、研等代表,發表「製造業生產力4.0評量系統平台」,協助中部地區製造業者施測自身組織體質,建構智能化運作,快速回應客戶的需求。,建立引領台灣製造業由「效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新標竿。
中國生產力中心指出,中部地區精密機械是項為台灣重要策略產業之一,對於帶動基礎工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指標地位。CPC藉由「生產力4.0 智動台中」活動,協同勞動部勞動發展署中彰投分署;結合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IBM、研華科技、西門子、上銀集團等產、官、研等資源扮演前瞻智庫的角色,並透過與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一起推動服務平台,為產業、國家創造最大的綜效。
「生產力4.0 智動台中」活動,上午率先由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寶誠總經理以「走向智慧未來 歸零思考當下」為題,分享生產力4.0概念、製造業生產力4.0之演進,並將國際之間對生產力程度的衡量標準、共同點加以歸納,進而提出CPC為製造業所發展出一套生產力4.0評量系統平台;緊接著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楊奕焜理事長與CPC召集人張建斐協理發表「台中工業區生產力4.0發展平台做法」。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林淑媛副分署長下午演講,生產力4.0人才培育策略及具體做法。接著由中國生產力中心製造業事業群陳詩龍協理,演講如何藉由創新價值力、智能製造力、智慧驅動力與組織策略力四大構面進行企業施測,以及後續輔導、人才培育等服務,達到補足企業缺口,升級核心競爭力。同時,上銀科技、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IBM 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以及研華科技等企業精彩演講。
迎接4.0時代,企業需要有更寬廣的ECO system經營生態系視野,並能應用智慧工具來提升生產力,呼應企業未來發展需求,此次活動以「智慧製造」、「智慧服務」及「精實管理」為三大核心,連結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價值鏈,以期挹注製造業生產力新動能。
世界各國都在談4.0,德國、大陸、美國都提出各自相關的論述,未來這些變化將帶給台灣什麼樣的衝擊?中國生產力中心今天與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簽署推動「生產力4.0合作備忘錄」;藉此帶動整體產業垂直與水平價值鏈之數位化、智慧化,以期帶動產業生產立的快速提升。
61年來扮演協助台灣企業價值創新推手的中國生產力中心,今天由許勝雄董事長與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楊奕焜理事長;在經濟部主秘游振偉、台中市張光瑤副市長見證下,假中國生產力中心中區服務處301大禮堂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合作推動機械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會中CPC張寶誠總經理也率顧問團以及產、官、研等代表,發表「製造業生產力4.0評量系統平台」,協助中部地區製造業者施測自身組織體質,建構智能化運作,快速回應客戶的需求。,建立引領台灣製造業由「效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新標竿。
中國生產力中心指出,中部地區精密機械是項為台灣重要策略產業之一,對於帶動基礎工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指標地位。CPC藉由「生產力4.0 智動台中」活動,協同勞動部勞動發展署中彰投分署;結合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IBM、研華科技、西門子、上銀集團等產、官、研等資源扮演前瞻智庫的角色,並透過與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一起推動服務平台,為產業、國家創造最大的綜效。
「生產力4.0 智動台中」活動,上午率先由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寶誠總經理以「走向智慧未來 歸零思考當下」為題,分享生產力4.0概念、製造業生產力4.0之演進,並將國際之間對生產力程度的衡量標準、共同點加以歸納,進而提出CPC為製造業所發展出一套生產力4.0評量系統平台;緊接著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楊奕焜理事長與CPC召集人張建斐協理發表「台中工業區生產力4.0發展平台做法」。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林淑媛副分署長下午演講,生產力4.0人才培育策略及具體做法。接著由中國生產力中心製造業事業群陳詩龍協理,演講如何藉由創新價值力、智能製造力、智慧驅動力與組織策略力四大構面進行企業施測,以及後續輔導、人才培育等服務,達到補足企業缺口,升級核心競爭力。同時,上銀科技、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IBM 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以及研華科技等企業精彩演講。
迎接4.0時代,企業需要有更寬廣的ECO system經營生態系視野,並能應用智慧工具來提升生產力,呼應企業未來發展需求,此次活動以「智慧製造」、「智慧服務」及「精實管理」為三大核心,連結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價值鏈,以期挹注製造業生產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