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自由時報 2016-06-24
潭子加工區污水廠 10月啟用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
潭子加工出口區為落實「灌溉水與排放水分離」政策,編列四.三億元經費興建採用MBR生物薄膜技術污水處理廠,昨日已完工並進行驗收。潭子加工出口區表示,最快今年十月可啟用運轉,每日將可處理最高一萬五千噸工業廢水,放流水質將比今年的環保標準更嚴格。
潭子加工區五十八年設置以來,一直沒有污水處理廠,由各廠商設置污水處理設施,將工業廢水自行處理至放流水標準後,排放至灌溉渠道「四張犁支線」。
一百年間,發生地下水遭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污染事件,引起民眾恐慌,加工區只好辦理「園區南側污染侷限計畫」,斥資三千多萬元防堵污染擴大,另花一千多萬元補助污染區域內五百戶井水用戶改接自來水,補助水費差價,等了四十七年,終於擁有專屬污水處理廠。
潭子加工出口區副分處長劉睿紘表示,農委會推出「灌排分離」政策,潭子加工區為配合,去年拆除老舊的自強堂,改建為MBR生物薄膜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完工並進行驗收,園區內廿三家廠商已完成接管,放流水將改排放至環中路截水道,落實灌溉水與工業放流水分離的政策。
劉睿紘說,污水處理費暫定為每噸十多元,有廠商因此抱怨,一年必須增加千萬元支出,恐無法負擔。他說,費率尚未定案,會再擇期開說明會與廠商協調;另有中長期計畫,將另覓用地闢建中水回收系統,提供回收水源給園區廠商使用。
潭子加工出口區為落實「灌溉水與排放水分離」政策,編列四.三億元經費興建採用MBR生物薄膜技術污水處理廠,昨日已完工並進行驗收。潭子加工出口區表示,最快今年十月可啟用運轉,每日將可處理最高一萬五千噸工業廢水,放流水質將比今年的環保標準更嚴格。
潭子加工區五十八年設置以來,一直沒有污水處理廠,由各廠商設置污水處理設施,將工業廢水自行處理至放流水標準後,排放至灌溉渠道「四張犁支線」。
一百年間,發生地下水遭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污染事件,引起民眾恐慌,加工區只好辦理「園區南側污染侷限計畫」,斥資三千多萬元防堵污染擴大,另花一千多萬元補助污染區域內五百戶井水用戶改接自來水,補助水費差價,等了四十七年,終於擁有專屬污水處理廠。
潭子加工出口區副分處長劉睿紘表示,農委會推出「灌排分離」政策,潭子加工區為配合,去年拆除老舊的自強堂,改建為MBR生物薄膜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完工並進行驗收,園區內廿三家廠商已完成接管,放流水將改排放至環中路截水道,落實灌溉水與工業放流水分離的政策。
劉睿紘說,污水處理費暫定為每噸十多元,有廠商因此抱怨,一年必須增加千萬元支出,恐無法負擔。他說,費率尚未定案,會再擇期開說明會與廠商協調;另有中長期計畫,將另覓用地闢建中水回收系統,提供回收水源給園區廠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