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LATES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詳細內容
房市資訊
聯合報 2019-08-26

資產分配不平等 1978年後世代買不起房

*上揚工業不動產 轉載*

回首無殼蝸牛運動卅年,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坦言「令人失望」,住宅不能去商品化,在資訊不透明的騙人市場和多屋不加稅的環境下,「不炒房是笨蛋」。房地產過度投資的結果,排擠家庭及產業的資源分配,買不起房事小,引發貧富差距、經濟的停滯衰退造成國家社會的危害事大。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研究年齡、時期與世代對台灣個人所得差異的影響,發現台灣經濟起飛時期進入職場具有高所得優勢。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七七年間出生的人是「時勢造英雄」,大約在一九七八年以後出生的世代就「生不逢時」,一開始就落入所得較低的職業生涯軌跡。

資產分配的世代不平等惡化,是年輕人翻不了身的原因之一。林宗弘指出,按照購買力來計算,一九七八年以後出生的世代,平均較前一世代少了近兩成的收入,但自二○○三年的低點至二○一八年以來,台灣平均房價所得比卻已經漲了一點九二倍。

「百分之九十八對抗百分之二的戰爭,我失敗了」,張金鶚回想擔任台北市副市長期間與財政部共同努力推動囤房稅,只對百分之二、持有四房以上的多屋族加稅,推動不久就節節敗退。「選前數人頭,選後數拳(權)頭」,這少少的百分之二,卻是經濟影響實力超級強大的一群人。

張金鶚表示,房屋應作為居住使用而非賺錢投資,在住宅商品化下,一殼族也不是高房價贏家,居住品質應重於擁房。政府應明確保障房屋自住,並透過囤房稅與金融等政策工具抑制投資非自住房屋,才能讓住宅去商品化,解決高房價、高空屋率扭曲現象。

對於北市建議房地合一課徵不動產持有稅,張金鶚質疑,北市囤房稅排除建商,讓從預售就開始賣的建商可低成本囤房,沒有降價釋出的壓力,現在提出房地合一持有稅,「講真的還是講假的令人懷疑」。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曾旭正則說,高房價與高地價不僅影響年輕家庭的房事,也影響企業經營者的心態、改變實業投資的力道、影響商業經營者將房租成本轉嫁消費者,同時也影響政府的城市治理。當整個社會將過多的資金投注於沒有生產力的房地產,長遠下來只會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