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聯合新聯合 2020-12-01
催動產業發展 別忘了傳產
今年對台灣產業來說,是一個悲喜兩極的一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製造業產值預估較去年衰退。依據工研院的預測,資訊電子產業今年產值成長率雖不若去年,但仍有機會成長1.1%,其他如金屬機電、化學工業與民生工業,分別有2%到16%不等的衰退幅度,可見疫情的殺傷力。製造業中的電子科技產業仍能維持成長,但傳產業面臨了相當大的逆風。
科技與傳產兩種行業,在今年的業績表現有如此大的差距,除了疫情因素以外,還有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舉例來說,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的升溫,讓台灣科技產業受惠極大,特別是出口強項半導體業,在美國聯台制中的大戰略下,不論一線廠或二、三線廠雨露均霑;因疫情帶起的遠距或在家上班需求,讓我IT產業今年業績開低走高。
相較於科技業,傳統產業今年是艱苦的一年,除了疫情影響出口,新台幣匯率走強,也加劇了出口型傳統產業的壓力。然而不論是匯率或疫情,都是短、中期的影響,傳統產業面臨的中、長期挑戰,對內是缺乏產業升級與新的投資標的,對外則因我國加入區域經貿整合的進度有限,面臨日、韓、陸廠商的競爭壓力正逐漸加大。
以傳統產業龍頭台塑集團為例,就可看出傳統產業在國內投資熄火的影響。台塑集團在陳水扁執政的八年間,集團每年投資之後認列攤提的金額平均有600億元,到馬英九執政的八年間,攤提的金額降到一年400億元,到蔡英文總統執政後,這筆金額降到每年300億元。從十多年前的每年600多億元到現在的300億元,不是台塑集團獲利降低了,而是台塑集團在台灣的投資變少了,近年台塑集團在大陸、越南與美國增加投資,在台灣的投資卻常碰壁。
日前亞太15個國家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進一步加劇了我傳統產業的危機。我出口至東協國家的產品中,有逾七成零關稅,大多是資通訊產品,剩下近三成以傳統產業為主。未來幾年當RCEP的內容逐一落實,以台灣為生產基地的傳統產業,在與大陸、日本與南韓廠商競爭時,少了關稅的優勢,我出口的競爭力會因此下滑。
政府對此並沒有太多的應對方案,經濟部建議傳統產業可考慮將生產基地移往RCEP成員國,藉此避開關稅障礙,但這樣對台灣經濟與傳統產業來說,並非最好的解方,主要原因是就業。傳統產業是我國本地就業的一大支柱,重要性更勝電子業。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逾5%,是台灣經濟的「護國神山」,但台積電員工不過5萬人,若要真正照顧國內就業市場,少了傳統產業這塊拼圖,就絕對達不到目標。
在傳統產業面臨生存與轉型的關鍵時刻,卻少見政府的關愛眼光。從蔡總統的六大核心產業到與美國簽訂的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諒解備忘錄」(MOU),傳產業都不是相關計畫的核心,甚至連沾上邊的成分都很少。這些傳產業手上有資金、旗下有廣大的技術人才,但在政府的產業大戰略上卻看不到應有的位置,形同排除了他們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蔡總統上任後常說台灣經濟不能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指我國不能把所有生產與市場都押在中國大陸這一個籃子內。同樣的,台灣經濟也不能把所有的籌碼都放在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上,而是要衡量我國自身的發展方向,在傳統產業、科技產業與服務業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若台灣沒有紡織與工具機等傳統產業,今年上半年的口罩國家隊就不可能這麼快成軍。政府推動產業發展與轉型,不能忘了傳統產業,因為多元的產業結構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
#化學工業 #民生工業 #金屬機電 #傳統產業 #科技產業 #半導體 #動產業發展 #轉型
上揚不動產轉載
科技與傳產兩種行業,在今年的業績表現有如此大的差距,除了疫情因素以外,還有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舉例來說,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的升溫,讓台灣科技產業受惠極大,特別是出口強項半導體業,在美國聯台制中的大戰略下,不論一線廠或二、三線廠雨露均霑;因疫情帶起的遠距或在家上班需求,讓我IT產業今年業績開低走高。
相較於科技業,傳統產業今年是艱苦的一年,除了疫情影響出口,新台幣匯率走強,也加劇了出口型傳統產業的壓力。然而不論是匯率或疫情,都是短、中期的影響,傳統產業面臨的中、長期挑戰,對內是缺乏產業升級與新的投資標的,對外則因我國加入區域經貿整合的進度有限,面臨日、韓、陸廠商的競爭壓力正逐漸加大。
以傳統產業龍頭台塑集團為例,就可看出傳統產業在國內投資熄火的影響。台塑集團在陳水扁執政的八年間,集團每年投資之後認列攤提的金額平均有600億元,到馬英九執政的八年間,攤提的金額降到一年400億元,到蔡英文總統執政後,這筆金額降到每年300億元。從十多年前的每年600多億元到現在的300億元,不是台塑集團獲利降低了,而是台塑集團在台灣的投資變少了,近年台塑集團在大陸、越南與美國增加投資,在台灣的投資卻常碰壁。
日前亞太15個國家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進一步加劇了我傳統產業的危機。我出口至東協國家的產品中,有逾七成零關稅,大多是資通訊產品,剩下近三成以傳統產業為主。未來幾年當RCEP的內容逐一落實,以台灣為生產基地的傳統產業,在與大陸、日本與南韓廠商競爭時,少了關稅的優勢,我出口的競爭力會因此下滑。
政府對此並沒有太多的應對方案,經濟部建議傳統產業可考慮將生產基地移往RCEP成員國,藉此避開關稅障礙,但這樣對台灣經濟與傳統產業來說,並非最好的解方,主要原因是就業。傳統產業是我國本地就業的一大支柱,重要性更勝電子業。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逾5%,是台灣經濟的「護國神山」,但台積電員工不過5萬人,若要真正照顧國內就業市場,少了傳統產業這塊拼圖,就絕對達不到目標。
在傳統產業面臨生存與轉型的關鍵時刻,卻少見政府的關愛眼光。從蔡總統的六大核心產業到與美國簽訂的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諒解備忘錄」(MOU),傳產業都不是相關計畫的核心,甚至連沾上邊的成分都很少。這些傳產業手上有資金、旗下有廣大的技術人才,但在政府的產業大戰略上卻看不到應有的位置,形同排除了他們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蔡總統上任後常說台灣經濟不能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指我國不能把所有生產與市場都押在中國大陸這一個籃子內。同樣的,台灣經濟也不能把所有的籌碼都放在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上,而是要衡量我國自身的發展方向,在傳統產業、科技產業與服務業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若台灣沒有紡織與工具機等傳統產業,今年上半年的口罩國家隊就不可能這麼快成軍。政府推動產業發展與轉型,不能忘了傳統產業,因為多元的產業結構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
#化學工業 #民生工業 #金屬機電 #傳統產業 #科技產業 #半導體 #動產業發展 #轉型
上揚不動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