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經濟日報 2022-01-07
綠電報告數字矛盾 能源局釋疑
經長王美花日前坦言,因國內經濟大好,雖綠電裝置容量目標不變,惟綠電占比無法達二成。但比較經濟部2017年與2021年提交的二份報告,卻發現有二大矛盾,其一,綠電裝置容量不變,為何綠電發電量卻大減11.1%。
對於綠電落差,能源局解釋,2017年預估綠能發電量時,認為有機會在2025年初就可興建完畢,並在該年準時發電,但實際上在興建過程就發現難度很高。因此,雖然光電20GW(10億瓦)及離岸風電5.6GW目標仍在2025年底前建置完成,但發電量必須要在隔年、2026年才能滿發。
第二項矛盾是,面對經濟好用電量大幅成長,為滿足用電需求,燃氣發電量要成長15.3%,燃煤發電量更大增31%,如此高的成長率,要從哪裡來?
對此,能源局官員回應,許多中型規模的發電機組可以「調高容量因數」來增加燃氣發電量;亦即,購買更多燃料來增加發電量。另外,政府也有規劃新建數座民營燃氣電廠(IPP),盼地方政府可以同意其興建。至於燃煤發電量如何增加逾三成?能源局也坦言,因為各地方政府環保因素限制燃煤使用量,因此恐難以再提高燃煤發電量。
這二份報告分別是2017年能源局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以及2021年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前者是在2017年估計2025年的各種能源的發電量,後者是在2021年推估2025年的發電量。
王美花日前說,因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比2016年時預估的還高,因經濟成長大好,電力需求隨之增加,綠能裝置容量仍會達到目標的25.6GW(10億瓦),但在「分子不變,分母變大」下,綠電占比無法達二成;據能源局去年提送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2025年僅能達到15.3%。
雖王美花表示,分母變大(總發電量增加),綠電不變,但比較二份推估報告發現,2017年報告預估2025年綠能發電量為546億度,但2021年報告明載2025年綠能發電量僅剩485億度,減少逾一成、約61億度;換言之,並非經濟部所稱只是分母變大,而是分子也萎縮。
#綠電裝置 #能源局 #經濟部 #綠電發電 #興建 #光電 #離岸風電 #建置 #燃氣發電 #燃煤發電 #發電機組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
對於綠電落差,能源局解釋,2017年預估綠能發電量時,認為有機會在2025年初就可興建完畢,並在該年準時發電,但實際上在興建過程就發現難度很高。因此,雖然光電20GW(10億瓦)及離岸風電5.6GW目標仍在2025年底前建置完成,但發電量必須要在隔年、2026年才能滿發。
第二項矛盾是,面對經濟好用電量大幅成長,為滿足用電需求,燃氣發電量要成長15.3%,燃煤發電量更大增31%,如此高的成長率,要從哪裡來?
對此,能源局官員回應,許多中型規模的發電機組可以「調高容量因數」來增加燃氣發電量;亦即,購買更多燃料來增加發電量。另外,政府也有規劃新建數座民營燃氣電廠(IPP),盼地方政府可以同意其興建。至於燃煤發電量如何增加逾三成?能源局也坦言,因為各地方政府環保因素限制燃煤使用量,因此恐難以再提高燃煤發電量。
這二份報告分別是2017年能源局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以及2021年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前者是在2017年估計2025年的各種能源的發電量,後者是在2021年推估2025年的發電量。
王美花日前說,因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比2016年時預估的還高,因經濟成長大好,電力需求隨之增加,綠能裝置容量仍會達到目標的25.6GW(10億瓦),但在「分子不變,分母變大」下,綠電占比無法達二成;據能源局去年提送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2025年僅能達到15.3%。
雖王美花表示,分母變大(總發電量增加),綠電不變,但比較二份推估報告發現,2017年報告預估2025年綠能發電量為546億度,但2021年報告明載2025年綠能發電量僅剩485億度,減少逾一成、約61億度;換言之,並非經濟部所稱只是分母變大,而是分子也萎縮。
#綠電裝置 #能源局 #經濟部 #綠電發電 #興建 #光電 #離岸風電 #建置 #燃氣發電 #燃煤發電 #發電機組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