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LATES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詳細內容
房市資訊
NEWS 2014-11-06

財政部次長張璠:國土活化 創造多贏局面

從地方政府到中央部會,現任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璠以地政與都市計畫的專才加入財政部,著手資產活化並從中央角度協助房市健全。 房地改革聲浪不斷,落實居住正義成為政府施政的一大重點,從地方到中央,各項平抑房價的政策紛紛出籠。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璠,以地政與都市計畫學的專業背景,曾經擔任新北市市政府城鄉發展局局長;除了地方以外,在中央單位從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到經濟部,如今再回到財政部擔任政務次長,帶入地方經驗,提出對於土地與建全房市的新看法。

財政三手段 協助房市健全 「政府的出發點不在打房,而是希望台灣的房市健全。」對於房價過高造成人民的痛苦,張璠次長強調,健全房市是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財政部雖然不是住宅政策的主要執行單位,但與執行面息息相關;以財務的角度出發,他舉出三大工具:第一是「增加供給」,其次為「金融管制」,最後是「賦稅制度」。 「稅制改革應為最後手段,因為稅法牽涉全民。」他表示,當年調降遺贈稅,結果造成房市大震盪,每件事都是一體兩面,遺贈稅降了,但是對全民並沒有得到實質的益處,反而成為房價上漲的因素之一。他也舉房地持有稅、房屋稅及地價稅為例,影響所有房產持有者,包含自住族群。

即便年輕人自己手中無房產,家中可能有長輩為有房族,「持有稅調整並不是只打擊炒房的投機客,將會影響全民。」因此,他建議將稅制作為最後手段,若使用則要格外審慎。 資產活化 增加土地供給 針對健全房市,次長認為首先要思考增加供給,以足夠的土地來滿足住宅需求,他說:「財政部雖然並不是直接涉及土地開發的單位,但透過資產活化的方式可以增加土地供給。」今年財政部配合各地方政府的住宅需求,於全台各地釋出32處國有地,其中包含台北市2處,新北市8處,期望以增加供給的方式協助落實居住正義。以永續財政的角度出發將原有閒置或荒廢的公有土地,透過地上權或共同開發的方式釋出,促進土地的利用與活化。

面對社會上打房聲浪不斷,張璠表示,不應該特別針對有錢人進行打壓,否則就如同共產社會,但他也回應政府應該要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要讓年輕人有地方住,對於該如何加速公營出租住宅的興建?次長將地方經驗帶入,他認為政府應該建立模式,與業者合作開發,再將分配回來政府手中的房產提供作公營出租住宅,以彈性的操作方式才能在經費有限的狀況下,順利達成公營出租住宅興建的目標。


地方經驗 建立合作模式 次長舉出任職於新北市城鄉發展局時推動的「中和青年出租住宅」為例,此為全國首座採用民間參與(BOT)興建管理的個案,引進國外社會住宅「混居」的概念,提供安全、舒適且有尊嚴的居住環境。本案最特別的是建商不只負責興建,更需負擔後續管理維護70年,次長進一步說明,不只營建有成本,日後的管理維護也不簡單,若將興建與管理交由同一業者負責,則在規畫之初即一併考量日後的管理成本,以適當的規劃設計與營造建材,提升後續管理的便捷,例如選用較耐久的鋼材,在材料上考慮使用年限與折損的費用,避免蓋完了事的心態,降低興建方偷工減料的可能。

經過審慎的財務設算後,以滿足財務自償為前提並依住宅法規的精神,將部分住宅單元以優惠租金提供給弱勢族群承租。由民間參與本市青年社會住宅之興辦,就財務面而言可有效減輕國家財政負擔,於契約期滿或終止時,土地及地上建物返還政府,歸全民所共有。 這是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政府也在學習,但若能順利將模式建立,才能再逐步改進。

藉由民間共同參與開發,加速公營住宅的興建,張璠說道:「建築的興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工,希望民眾諒解並給予時間。」在公營住宅提供的數量上,先從有開始,一步步增加,讓政府從50分慢慢進步。加強溝通協調 解決問題 此案雖然曾遭受質疑,他則表示,沒有圖利廠商也不會有暴利產生,但是他更明言,如果沒有利益建商不是慈善團體,所有過程都合法也公開競標,希望大家不要先以懷疑與不信任的角度出發。

談到社會對政府的不信任,他認為,要學習彼此體諒,一昧的抗爭與謾罵無法改變現況。不論是民間、建商或是政府,都要學習以溝通解決問題。

次長認為政府各部門需要跨單位合作,橫向的溝通不能少,他也表示財政部將成立都市計畫與土地活化的跨部會協調小組,因為土地資源的活化牽涉到都市計畫、城鄉發展甚至文化部門,要更彈性的協調處理才能有效加速資產活化。 穿著輕便夾克,張璠以豐富的經驗提出對土地的想法,因為轉任至中央政府,更多接觸到台北市的國有土地,他說:「相較全球其他大都會,台北屬於低度開發的城市。」台北市有幾棟高樓?是不是該考量適當的提升容積?他認為,在公共建設與資源豐沛的首都,或許應該在考量衝擊承受的前提下思考容積放寬。即便坐在財政部的椅子上,地政的背景讓他對土地提出源源不絕的想法,這份活力勢必也將帶動財政部推升資產活化,加速國有土地的整合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