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LATES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詳細內容
產業訊息
經濟時報 2025-11-07

2035年減碳38% 台灣 NDC3.0 十大項一次看

聯合國COP30大會將於10日至21日在巴西舉行,我國與國際同步,7日正式公布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設定國家溫室氣體淨排放量2035年減量38%±2%。內容涵蓋十大面向,包括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綠色金融與碳定價、淨零永續綠生活與社區驅動等。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行政院於3日正式核定NDC3.0,他於6日行政院會臨時動議提出「2035國家自定貢獻(NDC3.0)減碳目標」報告。我國NDC3.0是高度挑戰的「登月級」目標,需凝聚社會共識、產業協力,以及中央與地方攜手落實,循序推動轉型。

環境部表示,我國設定2035年國家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相較基準年減少38±2%的目標,內容涵蓋十大面向,向國際展現我國具體氣候行動,也作為我國邁向氣候行動全球合作的行動核心。十大面向說明如下:

一、公平與企圖心
台灣依《巴黎協定》啟動強化減量企圖心,從最初設定2030年較BAU減量50%(較2005年–20%),到2022年自主更新為–23%~25%。2023年法制化2050淨零目標並建立五年期階段管制。

透過跨部會整合,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提出新目標:2030減量–26%~30%,2035年–36%~40%,並對應提出20項旗艦減碳行動及6大制度創新。

二、內國法化與治理制度

《氣候法》確立2050淨零法律地位,強化部會分工、碳費、調適、資訊公開與公眾參與。由永續會與地方共同推動中央地方治理機制;各部會須定期提出減緩與調適行動計畫。並同步檢討能源、產業、土地建築等相關法規,配合淨零轉型。

三、能源轉型與智慧綠能戰略

2016年後再生能源占比由4.8%成長至2024年的11.7%。第二次能源轉型採「多元綠能、深度節能、科技儲能、強韌電網、電力去碳化」五軸推動,強化氫能、生質能、地熱與CCUS應用,建構低碳、安全、智慧之能源新結構。

四、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

推進氫能、深層地熱與複合海域能源,導入AIoT提升製程節能與綠色製造。促進綠色工廠與淨零基礎建設,加速農業碳匯、水田減排與農機電動化,並強化示範場域與技術應用落地。

五、綠色金融與碳定價

發布綠色與轉型金融行動方案,導入永續分類標準、綠色債券及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引入民資。2025年啟動碳費制度、並預備ETS總量管制交易,形成完整碳定價體系並與國際接軌。

六、淨零永續綠生活與社區驅動

從食衣住行教育文化等面向,推廣民眾綠生活與低碳選擇,設立行動指引。強化地方社區能源自主與循環經濟,打造地方淨零生態系與公民參與平台。

七、公正轉型與綠領人才

建立公正轉型機制,保障產業、勞工、脆弱族群及原住民主體參與,並公開行動成果。啟動「綠領人才培育計畫」,強化技能培育、媒合平台與轉型就業支援,納入全球人才。

八、國際合作

台灣參與多邊/雙邊合作與《巴黎協定》第6條ITMOs機制,建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強調避免重複計算與永續發展。透過能源與碳權合作、氣候融資與技術合作,參與全球減碳行動。

九、氣候變遷調適

依據IPCC報告,定期發布本土氣候風險評估,訂定四年期「調適行動計畫」,涵蓋基礎設施、水資源、海岸、農業、生物多樣性、健康等領域,強化全國適應韌性。

十、人權、性平、兒少

台灣將氣候與人權納入國家行動計畫,確保弱勢參與與決策正義。性別平權政策納入氣候減緩與調適。兒少政策強調教育溝通與參與機制,實踐代間正義與多元包容。


#氣體淨排  #數位  #綠色產業  #綠色金融  #碳定價  #能源轉型  #產業  #土地建築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