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Marke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
房市資訊

高雄公辦都更 開綠燈拚招商工商時報 2022-05-16

雙北市公辦都更已有良好模式,高雄則因S科技廊帶和5GAIoT的產業契機,配合起步,為了後發先至,高雄公辦都更舵手、副市長林欽榮為高雄建立一套獨特的「陪開發商走到底的官方承諾」。端出三大措施,展示公權力負責的決心,消除建商對於時間冗長、不可控制的疑慮,在揮出「特貿三」成功招商的好成績後,每年將以二到三件公辦都更案,吸引建商投入。高雄成功招商的兩案四件公辦都更,標得二件公辦都更案的國城建設董事長特助洪士庭指出,在都會區大面積土地愈來愈難取得的趨勢下,公辦都更有其獨特魅力,開發商不用再耗費時間整合地主,而是政府已經完成整合,開發商只要根據財務試算、共同負擔比等,決定是否競標。不過,都更的前半段難題雖...

據經濟部資料顯示,桃園以超過新台幣2300億元投資,拿下「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中,國內投資額冠軍寶座。世邦魏理仕認為,目前以科技業、製造業及物流業在桃園找地最為迫切;而未來數個月,在自用型投資人持續加碼下,台灣工業地產市場買賣仍將穩定成長。據世邦魏理仕研究指出,2021年國內工業地產交易活動熱絡,總成交金額近1600億元,年增率高達32%。分析去年工業地產市場規模,占整體大型不動產投資市場的35%,可見工業地產已成為投資人關注之焦點,其中三大主力,分別來自自用型買方、壽險業者及開發商。而根據桃園市政府城鄉發展局資料顯示,國內工業區中,桃園具有33個報編工業區、近新台幣3兆元的工業產值,一舉成為全...

房市資訊

土增稅、契稅 雙雙走低經濟日報 2022-05-12

財政部昨(11)日公布最新稅收,其中4月土地增值稅、契稅年增率雙雙呈現負成長,房地交易似有趨緩。官員分析,去年經歷一波新屋交屋潮,墊高房地交易相關稅收基期,不過交易熱潮是否進入「冷靜期」,仍待長期觀察。此外4月房地合一稅則呈現穩定成長。財政部統計,4月土增稅共80億元,年減5%,這也是今年以來土增稅首度呈現負成長;累計前四月土增稅366億元,年增2.6%,今年各縣市公告土地現值調漲,可能是原因之一。若觀察各縣市4月土增稅,又以桃園市減少1.9億元、台南市減少1.6億元最多;不過同時基隆市4月土增稅增加2.2億元、台北市增加1.7億元,是成長最顯著的兩縣市,原因都來自開發公司或建商購地。而在契稅...

房市資訊

大同活化資產 新案三連發經濟日報 2022-05-11

大同(2371)董事長王光祥昨(10)日指出,他接手大同後積極活化土地資產,今明兩年新案三連發,未來可入帳金額破400億元,其中又以北市復興南路都更案量最大、約達250億元,不僅能成功解決目前欠債逾200億元,更讓新大同集團的未來值得期待。王光祥昨在「大同莊園2」上樑典禮中表示,大同前經營團隊留下逾200億元負債,他入主後已開始透過土地資產活化、綠能、儲能等事業,填補公司債務,其中又以土地開發計畫動作最快,首季已推出總銷150億元「大同莊園3」,若加計中和萬大線連城錦和站聯開案總銷約200億元左右,他初估,兩大案可望為公司各帶進約100億元潛在利益。此外,總銷初估約250億元的北市復興南路都更...

房市資訊

外人來台置產 買地勝買樓經濟日報 2022-05-10

僑外資、外國人來台買地勝買樓,據內政部最新資料,今年第1季外國人來台取得不動產狀況,其中,土地取得807件,年增15.8%,創三年同期新高;建物取得為262件,年減16.6%;六都中,台南以土地取得件數稱王,桃園以土地面積稱霸。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在房地合一2.0將外國人納入高稅率族群後,海外買家相對保守,此時的買盤多半都是「台商僑外資」,為產業、企業布局,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海外買家仍然看好台灣前景,願以長期持有模式轉進土地,讓土地熱度提高。統計資料顯示,近七年第1季外國人來台購屋,建物取得部分,以2020年第1季332件最多,去年降至314件;今年再降至262件,減幅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