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組件缺料持續衝擊整機出貨 Q1這類產品受影響最低經濟日報 2022-01-11
根據TrendForce調查顯示,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在疫情、地緣政治、數位轉型生活等因素驅動下,已經出現近兩年供不應求的市況,尤其是成熟製程1Xnm~180nm短缺情況最嚴重;TrendForce認為,零組件缺料狀況仍未明確紓緩,整體將持續衝擊相關整機出貨,預期今年第1季僅PC類別受影響程度較輕微。TrendForce表示,雖然各晶圓代工廠都積極拉升資本支出以擴大產能供應,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加上供應鏈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零組件缺料狀況至今仍未明確紓緩。TrendForce指出,由於產能增幅仍然有限,對於市場的供給狀況預估將約略與2021年第4季持平;但部分終端產品進入傳統淡季週期,需求動能趨緩可...

太陽能廠爆單 24小時趕工經濟日報 2022-01-10
台灣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恐難達標,蔡政府全力「趕進度」,近期元晶(6443)、聯合再生、茂迪、安集等本土太陽能指標廠訂單蜂擁而至,較預期大增三至五成,生產線24小時全產能運作趕工出貨,呈現大爆單盛況。不僅台灣內需市場強勁,美國拜登政府也大力鼓吹太陽能等綠電建置,綠能產業成為市場新顯學。太陽能業者直言,已經好久沒看到市場需求這麼熱了,伴隨產品價格已達多年來的「甜蜜點」,現在出貨的訂單都能賺錢,推升年度獲利有望遠優於去年。美股費城半導體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上周五(7日)重挫,費半指數更大跌逾2.8%,但FirstSolar、SunPower等太陽能指標股仍逆勢收紅,漲幅在0.85%至1.2%,...

航商凍未條 運價提前喊漲經濟日報 2022-01-10
四大貨櫃航商凍漲大限將屆,運價恐又攀高。馬士基等四大航商原擬凍漲運價至2月1日,但國際運價續創新高,各大航商已「凍未條」,運價漲價態勢蠢動,業界指出,「解凍」後四大航商報價受關注,將牽動運價走勢。全球供應鏈壓力續升,馬士基、達飛、赫伯羅德、ONE等歐日航商凍漲屆期,亞洲貨櫃業者「凍未條」(撐不住),還沒到2月「解凍日」,凍漲成員之一的ONE已撐不住喊漲,讓淡季變旺季,導致合約、即期運價雙漲。去年9月,位居全球五大航商之一的達飛、赫伯羅德等,率先宣布凍漲即期運價,凍漲期限到今年2月1日,當時馬士基、ONE兩大航商聞風跟進。歷經四個多月紛擾,全球貨櫃運價不降反升,加上近期疫情加速塞港,致中遠、ON...

foodpanda砸6億元建創新研發基地 徵百名軟體開發人才經濟日報 2022-01-10
為迎接全球數位經濟發展浪潮,加速創新科技應用多元布局,全台最大即時外送平台foodpanda於今(10)日宣布將加碼投資新台幣6億元,擴編既有的亞太數據科技支援中心成為全球創新應用研發基地,並對外徵求百名軟體開發人才。該團隊將負責全球foodpandaAPP創新應用及新服務功能研發,以展現集團加深數位多元布局,打造全方位生活應用平台的企圖心。此次徵才計畫已在日前正式展開,上半年預計招募100名軟體及雲端領域人才,鎖定具跨國軟體開發協作經驗的高階經理人、前端及後端工程師,APP開發高手等職缺。由於全球數位平台經濟產業正處於高速成長期,亟需要熟悉雲端技術的工程師加入,挑戰全球等級的流量,foodp...

綠電報告數字矛盾 能源局釋疑經濟日報 2022-01-07
經長王美花日前坦言,因國內經濟大好,雖綠電裝置容量目標不變,惟綠電占比無法達二成。但比較經濟部2017年與2021年提交的二份報告,卻發現有二大矛盾,其一,綠電裝置容量不變,為何綠電發電量卻大減11.1%。對於綠電落差,能源局解釋,2017年預估綠能發電量時,認為有機會在2025年初就可興建完畢,並在該年準時發電,但實際上在興建過程就發現難度很高。因此,雖然光電20GW(10億瓦)及離岸風電5.6GW目標仍在2025年底前建置完成,但發電量必須要在隔年、2026年才能滿發。第二項矛盾是,面對經濟好用電量大幅成長,為滿足用電需求,燃氣發電量要成長15.3%,燃煤發電量更大增31%,如此高的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