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達深耕5G+AI應用串聯生態系加速轉型中國時報 2021-12-27
廣達(2382)旗下雲達科技舉行年度品牌活動,首日(27日)以5GOpenLab開幕典禮暨科技展演發表會揭開序幕,首次曝光位於桃園總部與英特爾共同打造的5GOpenLab。該實驗室設立宗旨為提供完整5G網路整合驗證功能,將作為雲達與開放生態系合作的基地。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今天致詞時表示,每一次的科技躍進都會帶動應用的大轉型,此波AI及高速運算帶動虛擬化商機,疫情讓大家體驗到虛擬化的好處。而現在談到元宇宙,會是未來10年的大改變,每一次改變時廣達都能領先研發,元宇宙使用的關鍵硬體包括AR、VR、伺服器和機器人等,廣達都準備好了。5G串連硬體提供解決方案。企業網路和公網不同,5G會有許多關鍵因素,帶...

中芯擴產受限 台廠大利多經濟日報 2021-12-24
大陸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資深副總裁彭進公開表示,受關鍵設備交期拉長影響,中芯擴產狀況不如預期,8吋新產能實際開出量較原訂大砍35%。中芯現為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廠,主攻成熟製程,在市場出現「成熟製程產能恐面臨供過於求」的聲浪之際,中芯高層坦言擴產不如預期,有助消弭市場疑慮,聯電(2303)、力積電、世界等台廠持續坐享賣方市場優勢。中芯受到美國出口管制以來,取得機台備受侷限,不僅無法引進最先進的極紫外光(EUV)設備發展先進製程,連生產成熟製程的深紫外光(DUV)設備取得也不順,甚至一度面臨美國有意連DUV機台都禁,斷絕中芯擴產之路。雖然美方禁售DUV給中芯的消息尚未成真,但彭進的一席話,意味即...

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 連22紅經濟日報 2021-12-24
經濟部統計處昨(23)日公布11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37.86,年增12.1%;1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41.16,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3.1%,雙雙創下「連22紅」。統計處預估,12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7.3%至9.4%,全年表現將亮眼。統計處表示,1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創歷史新高,主因為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科技轉型持續拓展,加上全球終端需求增溫,帶動傳統產業產量;今年累計前11月,較上年同期增加14.5%。資訊電子產業同樣為11月台灣製造業產能主要貢獻來源。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相關晶片需求強勁,帶動晶圓代工、構裝IC產能滿載,加上大尺寸工控、醫療等產業面板生產續增所致,電子零組件業、...

綠電憑證抵碳費 環署沒點頭經濟日報 2021-12-23
針對環評承諾、綠電憑證等舊有的減碳項目,未來可否用於抵減碳費?對此,環保署仍持保留態度,強調各個政策工具目的不同,可否混用應從長計議。未來的碳費機制備受矚目,昨(22)日溫管法修法研商會議中,現場有業者問及環評過程中,事業已實施的減碳措施,可否用於抵減碳費;亦有參與者提到,綠電憑證目前看來,難以作為抵減碳費的項目之一,可能會讓憑證的減碳美意打折。環保署環管處長蔡玲儀表示,涉及環評的機制,多半是因為新設工廠、科學園區等開發,帶來新增的碳排放量,須進行抵換措施以通過環評,這與按排放量計算的碳費,計算基準就不一樣,政策目的也不同。至於綠電憑證,蔡玲儀說,綠電憑證與實際的發電量是綁定的,這部分的電力使...

紅鏈搶蘋單…立訊大擴產 槓鴻海、和碩經濟日報 2021-12-23
立訊先前透過收購緯創大陸iPhone生產據點,壯大承接iPhone訂單能量,並排擠緯創相關訂單,此次目標進一步挑戰鴻海(2317)與和碩這兩大iPhone代工廠。一位蘋果供應商的主管對日經亞洲表示:「從新廠房的進度來看,威脅到鴻海與和碩的那一天可能比人們預估的時間點更提前來臨。」供應鏈人士則認為,鴻海是iPhone最大組裝廠,旗下代工iPhone重鎮富士康鄭州廠區的規模,是立訊新廠區的八倍以上,鴻海仍擁有絕對優勢。相較之下,立訊短期目標應該是先超車iPhone第二大組裝廠和碩,即使立訊的產能與和碩相較,還是差很多,但仍然須要留意立訊逐步壯大,逐漸在iPhone代工鏈「搶三、望二」的超車心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