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海大跨界 搶進遠距醫療經濟日報 2022-02-15
鴻海(2317)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表示,鴻海集團的智慧醫療與健康裝置布局,將以台灣市場為起點,明年計劃進軍東南亞市場。這次三方合作,是由鴻海提供「硬」醫療等級的硬體裝置,與「軟」包含App應用介面、雲端接口及後台病患生理訊號監控判定演算法的設計與開發。並與擁有醫療等級感測器的臺醫光電合作,將感測器與鴻海醫用硬體裝置整合為一,並將臺醫光電的醫療模組演算法融入整個軟體開發,使整體設計更為進階。目標是打造數位健康的生態系統。姜志雄表示,集團在2019年宣布3+3轉型升級計畫,三大產業之一就是數位醫療,鴻海在數位健康產業已經鴨子划水很久了,不只做產品,還延伸到服務、生態,因為只有生態才能創造最大的貢...

工業地價 去年下半年漲4.2%經濟日報 2022-02-15
世邦魏理仕昨(15)日發布2021下半年「台灣工業地產市場報告」指出,去年下半年工業地產市場價量持續攀升,工業不動產投資額總計近950億元,改寫歷史新高點;尤其在買方需求強勁帶動下,全台平均工業地價指數較上半年上漲4.2%。2021下半年各類工業地產交易活動,以工業土地、廠辦兩類表現尤其亮眼,工業土地下半年總計成交逾483億元,年增率高達70%,其中七成屬自用型買方,顯見購地興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建物仍是企業首選,期間單筆成金額最大的是仁寶電腦與康舒科技以近82億元標得北投士林科學園區地上權,預計開發集團總部。廠辦市場下半年成交額約250億,較上年同期大增131%,除因科技業提高研發規模、升級總部...

被動元件雙雄 喊谷底已過經濟日報 2022-02-14
受惠農曆年後消費性需求回升,加上伺服器、車用等應用強勁,以及大廠減產策略奏效,被動元件產業金虎年開春報佳音,國巨(2327)、華新科高喊谷底已過,訂單出貨比(B/B值)再度回到代表景氣擴張的1以上,擺脫去年第4季下游消化庫存,導致訂單萎縮的窘境。被動元件業者透露,去年第3季過後,手機、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市況開始出現雜音,拖累客戶端對被動元件的拉貨動能,多數被動元件廠積層陶瓷電容(MLCC)標準型品訂單出貨比滑落至1以下,且開始出現減產、調降報價等動作,協助終端降低庫存。因應先前市況降溫,全球MLCC市占率總和高達65%的日商村田、南韓三星電機、台灣國巨等三家巨頭,對標準品都有程度不一的減產策...

友達千億建廠 設備鏈吃補經濟日報 2022-02-14
友達(2409)宣布啟動睽違14年的新建廠計畫,為衝高階顯示器產能,規劃砸逾千億元建新面板廠,工程暨設備廠同聲歡呼,無塵室工程廠漢唐;自動化設備廠盟立、均豪;AOI檢測廠晶彩科,以及雷射修補機大廠東捷等可望搶搭商機。由於台灣面板廠設備國產化較半導體晶圓廠積極,也有不錯的成果。友達宣布啟動上千億元投資新廠案,相關供應鏈同步按讚,可望同享面板廠擴大資本支出的商機。供應鏈指出,一般而言,面板廠建廠以土建先行,待進展到一定程度後,會依序展開廠務、自動化工程,以及設備訂單的發包作業。若是交期較長的重要機台,會提早敲妥訂單事宜。設備業者透露,友達新廠擴建是由互助營造承建,新廠承攬商可能由互助營造再奪標。無...

科技產業園區去年營業額突破4,500億元 創歷史新高經濟日報 2022-02-14
經濟部加工處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科技產業園區營運大爆發,據統計全年區內公司家數首度突破700家、達到715家,進、出口額則分別成長32.4%及16.4%,達到117.27億美元及166.76億美元,而營業額更首度突破4500億元、年增16%,達到4656億元。經濟部加工處分析,受惠於全球半導體需求強勁,以及疫情帶動電子商務及資通訊商機,不僅去年公司家數、進、出口額、營業額創高,員工數亦突破8萬6千人,創下近20年新高,呈現經濟高度活絡榮景。加工處處長楊伯耕展望新的一年,加工處將乘勝追擊,積極落實開新區、育人才、促升級、推更新及拼永續等五大施政重點,包括積極推動高雄軟體園區第二期基地、屏東科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