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商買地愛桃園 廠辦挑北市聯合晚報 2019-08-27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美中貿易戰促使台商回台設廠,工業地產成為市場交易寵兒,高力國際統計指出,台商購買廠辦首選北市,買廠擴地則偏好桃園。高力國際近日統計近九年全國工業不動產與工業用地成交累積金額,包含廠房、廠辦、倉儲物流的工業不動產,合計2931億元,工業土地累積成交金額則約2850億元,工業不動產以北市交易量最大,自2011至今年上半年合計1442億元,占全台交易占比49.2%,將近一半。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分析,台北市工業不動產交易主要來自於內湖科技園區,總計內科近九年交易金額高達1281億元,主要是內科單一產權且全棟出售廠辦大樓較多,租金及售價穩定,長期吸引自用型及投資型買家目光。工...

桃園工業地夯 前7月交易額119億元占全台3成中央社 2019-08-27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台商返台設廠首選桃園,廠商相中桃園具備聚落效應外,地價相對親民。信義房屋旗下信義全球引述資料,今年前7月全台上市櫃企業工業地產交易額達384億元,桃園占3成約119億元。大型企業在桃園買地蓋廠趨勢明顯,信義全球資產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上市櫃企業的工業地產交易件數約50件,金額新台幣384億元,桃園交易金額約占全台3成,約119億元,遠超過新北市的66億元,顯示企業對於桃園工業土地需求增加。信義全球資產工業地產部執行協理段禮帆表示,新北市除了地價貴,多半工業區開始轉型為科技廠辦,而純製造業的廠商開始選擇具有優勢的桃園設廠。近年需求面積超過5000坪的上市櫃企業逐年增加,大型...

資產分配不平等 1978年後世代買不起房聯合報 2019-08-26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回首無殼蝸牛運動卅年,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坦言「令人失望」,住宅不能去商品化,在資訊不透明的騙人市場和多屋不加稅的環境下,「不炒房是笨蛋」。房地產過度投資的結果,排擠家庭及產業的資源分配,買不起房事小,引發貧富差距、經濟的停滯衰退造成國家社會的危害事大。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研究年齡、時期與世代對台灣個人所得差異的影響,發現台灣經濟起飛時期進入職場具有高所得優勢。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七七年間出生的人是「時勢造英雄」,大約在一九七八年以後出生的世代就「生不逢時」,一開始就落入所得較低的職業生涯軌跡。資產分配的世代不平等惡化,是年輕人翻不了身的原因之一。林宗弘指出...

外國人購屋香港人買最大 去年取得建物1.6經濟日報 2019-08-23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根據地政司2018年外國人取得土地及建物面積統計表,外國人取得建物面積第一名是香港籍,2018年共取得約1.6萬坪的建物面積。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數據顯示外國人在台購置不動產以香港人最為積極,不過若對比買賣移轉棟數面積比例來看,香港人取得建物面積約佔全台去年移轉的0.17%,這樣低微的比例可以說對房市的價量影響十分有限。曾敬德表示,香港人來台定居的確是一種發展趨勢,根據過去經驗,香港人移民前兩名首選應是加拿大與歐洲,第三名則是語言文化相近的台灣。香港人來台定居有些人是為了討生活,有些人則是為了養老退休而到台灣生活,香港的生活緊湊壓力大,反觀台灣的生活條...

大安區最便宜豪宅 雙薪家庭整年不吃不喝買不到1坪 分享經濟日報 2019-08-22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據住展雜誌統計,台北市線上銷售中的「億元級豪宅建案」(「總價億元以上戶別需達到該建案總戶數一半以上」,才得列入統計)數量共有40個,各行政區按數量排行依序為大安區10個、信義區8個、中山區8個、中正區5個、士林區4個、內湖區3個、松山區2個。而大安區豪宅案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有0.88個豪宅案。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雖然台北市許多行政區都有新豪宅冒出,但大安區仍穩居台北市豪宅的龍頭區,地位難被取代。大安區不僅億元級豪宅建案數量最多,豪宅密度也是最高,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約0.88個豪宅案。更有甚者,大安區線上銷售中的建案共有17個,億元級豪宅案就有10個,豪宅案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