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Marke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

隨著今年3月以美國聯準會為首的鷹派升息,且多國央行紛紛跟進,短短數個月的升息循環,致使許多國家的房價從高點反轉向下,台灣因屬於鴿派升息,目前對房價影響有限,但大環境資金退場,台股今年已跌掉5千多點,加上兩岸關係惡化,房市下半年起量縮,專家直指,未來跌價是必然。諸多利空因素逐月發酵,包括成屋市場的全國房屋買賣移轉棟數,9月的數據為連六個月跌破3萬棟;預售屋市場,最新第三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則揭露,七都的30天銷售率,除了桃園市、高雄市之外,其餘五都皆較上季減少,其中以新竹縣市減幅最大。建國地政士事務所所長劉坤圖分析,成屋市場目前處於「盤跌」階段,特殊地區與少數物件會出現微幅價跌,但市場若持續量縮,有...

不動產買賣的四大流程:簽約、用印、完稅、點交中,買賣雙方最期待的應該是點交。因為買方終於可以取得不動產,賣方可以取得最終價金,互道恭喜。點交時,因為有些費用是已經發生,但是尚未繳費,所以必須於點交時做最後的稅費分算,避免他日繳費單核發時,還要互相連絡,彼此尷尬。房屋買賣最常分算補貼的費用有:房屋稅、地價稅、水費、電費、瓦斯費及管理費。因為相關的稅費除了預繳,都是先使用、後付費,所以點交時一般的情形都是賣方補貼給買方,讓買方未來點交後繳納,但是年底到了,地價稅卻是適得其反,由買方補貼給賣方,為什麼?買房樣樣費用都分攤,為何地價稅是買方補貼賣方?因為地價稅的核課期間是每年的1/1至12/31,繳納...

國內房市資金出現緊縮趨勢,根據金管會9月底的統計,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落在逾28%警戒區僅有8家,而超過29%的國銀更是連2個月掛零,寫下1年半以來首見,顯見不少銀行持續從不動產市場抽回資金,承作不動產放款速度放緩。依「銀行法」72-2條,銀行辦房貸、建融及商辦等不動產放款總額,以總存款加金融債總額30%為限,此規定一向被視為不動產放款天條,因此各銀行內部多以28%為警戒水位,超過者就會拉高房貸利率,或減少核准成數因應。事實上,今(2022)年除2月適逢農曆新年,以及8月民俗月之外,其餘每月至少都有9家銀行的不動產放款比率超過28%,甚至6月還有4家銀行占比超過29%,不僅引金管會關注,也讓部分...

小編今天(1)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南部地區的房屋交易價量下跌近半年可說最為嚴重,尤其是三年前因為台積電建廠效應使台南房價在六都中漲幅最顯著,現在衰退情況也最明顯。若以內政部所公布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變化觀察,前八月台南市與高雄市移轉棟數都衰退,高雄市衰退4.7%,台南市衰退8.5%。【1】漲得快反轉也快台南房市近半年價量慘跌物價上漲使南部房市買氣雪上加霜。據指標大型行庫訪問台南建商的最新報告指出,台南建商已有感於「通膨」對房市帶來的影響,尤其是物價上漲已折損居民可支配所得與實質購買力,對房市景氣可說更為雪上加霜。【2】庫存滿載美天然氣價瀉4成受到今秋氣候異常溫暖、國內產能滿載與儲氣...

房市資訊

房市萎靡不振 房仲業10月交易年減3成中時電子報 2022-10-31

3月升息後重創買氣,房市交易量從4月起開始下修,全球經濟趨緩、地緣政治風險未除,各大房仲業者自結10月門市交易量普遍較9月微減,不過與去年同期相較大幅衰退3成,顯見買氣還沒有回頭,如今在買盤猶豫情形下,傳統第四季旺季的效應也不會太好。據各大房仲業者自結10月旗下門市交易量,永慶房產集團月減1%、年減31%;台灣房屋月減3%、年減9.9%;住商機構月增4%、年減37%;中信房屋月減3.7%、年減32.2%。房仲業者指出,現階段民眾看屋意願仍積極,但出價轉趨保守,成交關鍵仍在價格,若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能拉近,房市交易才有機會擴量成長。市場預期FED將於11月升息3碼機會大增,資金退潮明顯,全球金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