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與土地併遺產 出售有眉角工商時報 2023-07-18
贈與土地後兩年內過世,土地必須併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繼承人之後再出售時,房地合一稅仍應以贈與時而非繼承時的土地公告現值,作為取得成本,有位民眾因為搞錯取得成本時點,繼承後再出售稅金差了1500萬元。有位鄭姓男子的父親,105年11月贈與六筆台中市商用建地給他,並於106年2月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之後鄭父隨即過世,六筆土地因是死亡前兩年的贈與行為,因而改納入遺產總額課稅。後來鄭男在107年3月將土地出售,且以繼承時的土地公告現值,作為房地合一稅的取得成本,並列報土地交易所得及課稅所得為0元,被中區國稅局依查得資料核定六筆建地交易所得4千3百餘萬元,減除土地漲價總數額0元,按土地持有期間超過一年...

日本與印度將合組半導體供應鏈 對抗中國崛起經濟日報 2023-07-17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將和印度攜手建構半導體供應鏈,在中國大陸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日增之際,加強兩國的同盟關係。報導指出,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19~25日將出訪印度和孟加拉,預料將和印度電子暨資訊科技部部長衛士納(AshwiniVaishnaw)會談,並簽署一項協議,以強化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美、日、印、澳等四個成員國關係。協議內容將包含推動日、印政府之間的政策對話和產業間的合作等。經產省知情官員表示,「日本的強項是半導體製造設備和材料,印度則擁有大量高專業人才。期盼兩國間能建立起雙贏關係」。西村預料也將在當地一場演講提出「日印產業共創倡議」,以「未來產業的創造」為口號,和印度合作扶植...

抓緊了!陸行之:半導體明年或全面復甦 聚焦AI四產業yahoo新聞 2023-07-14
2024年科技多頭再起,半導體週期有望觸底反彈,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對於產業產業週期坦言「真是不可思議」,費半如再創新高,顯示市場預期半導體明年全面復甦,AI等4產業有望創新高,且在通膨環境下,資金還會湧入負債穩定的半導體龍頭。不過,他也示警,市場看得太領先,都可能會有大幅度拉回。新冠疫情點燃半導體20年來最大漲價行情,但隨著疫情落幕,產業進入長達逾一年的修正。今年以來科技股已開始反應明年產業趨勢,美股率先反彈,外溢效果也帶動台股跟進。陸行之表示,這次半導體下行週期雖然沒有1997亞洲金融風暴、2000網路泡沫破滅,2007-2009全球金融風暴這麼差,晶圓代工平均產能利用率也摔到66%才慢慢回...

囤房稅2.0來了!會計師提醒租屋族恐將承受包租公囤房租稅負擔yahoo新聞 2023-07-11
為落實居住正義,並鼓勵多屋者釋出房源到租屋市場,行政院會上周(7/6)通過「囤房稅2.0」政策;儘管政策有配套,多屋族釋出屋源出租,房屋稅率反而調降;但會計師提醒,仍要留意房屋稅恐轉嫁給租屋族的後續效應。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洪銘鴻表示,房屋稅並非不能轉嫁給承租方,可預期未來囤房稅2.0一旦實施,包租公、包租婆恐將此租稅成本轉嫁給租客,租屋市場恐將因此面臨挑戰,最後卻由原本就欠缺購屋資本的租屋族,實質承受囤房稅2.0的租稅負擔;提醒相關政策也需一併考慮其後續影響。據行政院會日前通過財政部「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全台持有4戶以上住宅者,非自用部分的房屋稅稅率由1.5%到3.6%,上調至2%...

證交所 點亮四大產業聚落中時電子報 2023-07-10
因應全球產業趨勢發展,證交所7月起正式啟動新增「綠能環保」、「數位雲端」、「運動休閒」及「居家生活」四大類別,發揮產業群聚效應,以及資本市場籌資綜效,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預料將成為電子產業之外,催動台灣「新經濟」成長火車頭。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產業發展是創造台灣經濟成長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根本,證交所因應政府政策及發展創新聚落,重新定義上市公司產業類別,由29類增加至33類,並規劃同步編製相對應的產業類別價格指數及報酬指數,期望達到引導投資效果,投資人可以藉此掌握指數走勢,瞭解產業脈動。由工商時報主辦的「洞燭產業先機創新投資策略」論壇5日登場,邀請簡立忠及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中信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