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投資不動產 大縮水經濟日報 2023-04-13
國內房市去年開始轉冷,外資投資台灣不動產業金額也驟減,據經濟部公布數據,2022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約3.66億美元(約新台幣111.6億元),較2021年的6.53億美元銳減44%。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去年全球主要國家升息因應通膨,連帶造成各國不動產價量震盪,投資人及相關業者態度轉為保守。郎美囡表示,觀察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2013年到2015年台灣不動產市場前一波高點時,每年有超過4.8億美元(約新台幣146.4億元)的投資金額,但是到了房地合一所得稅登場的2016年,當年的投資金額就驟減至3.17億美元(約新台幣96.7億元)。不料,到2...

聯詠3月營收增二成 攀十月高峰經濟日報 2023-04-11
面板雙虎3月營收續揚之餘,關鍵零組件驅動IC相關業者業績同步回神,指標廠聯詠(3034)昨(10)日公布3月業績月增約二成,站上近十個月高峰,帶動單季營收繳出優於預期的成績單,且為近三季高點。另外,天鈺、瑞鼎、矽創等驅動IC廠3月營收也都月增逾一成。聯詠3月合併營收為91.8億元,月增20.1%,但較去年同期減少26.3%;第1季合併營收為240.45億元,季增7.2%、年減34.1%,略優於原先預期的222億元至232億元的區間。聯詠單季營收從2021年第4季開始連兩季小幅減少,又經過去年第2、3季明顯調整後,去年第4季已反彈成長逾一成,今年首季雖然是傳統淡季,但因為有NB與IT方面高階應用...

全台六都漲不動了!專家:房價強弩之末中時電子報 2023-04-11
內政部最新公布去年第4季的住宅價格指數,本季全台住宅價格指數為127.51,較第3季微幅上漲0.94%,為2020年第3季以來季漲幅首次小於1%;在6都中,北市下跌0.47%,是2020年第2季以來首見下跌,其餘5都上漲趨勢也明顯收斂,同時間買賣移轉棟數與一手實價揭露量都呈現量縮,房市追價動能不足,房市已經進入盤整修正階段。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波量能快速萎縮,形成價格在高檔但追價買盤力道不足,市場還出現銷售時間拉長與議價空間略為放大的跡象,且價格指標一手推案也是交易速度遲滯,現在開發商也在想辦法突破僵局,整體房市有鬆動跡象,但同時間通膨也讓民眾有錢越存越薄的感觸,自用客還...

TPCA 發布PCB業低碳轉型策略yahoo新聞 2023-04-06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於3月30日假南方莊園舉辦第11屆第2次會員大會與台灣PCB產業低碳轉型策略發布會,桃園市長張善政、工業局副局長陳佩利、工研院協理胡竹生、中央大學副校長綦振瀛、電電公會等多位重量級產官學研代表親臨現場與超過300位會員代表與產業耆宿共同見證PCB永續里程碑。會中由李長明理事長揭示PCB低碳轉型三大推動主軸,包括自主節能、再生能源、負碳/碳交易,並宣示台灣PCB產業2030減排30%、2050淨零排放之產業目標,李長明表示,為因應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問題,各國政府已將淨零碳排作為重要的施政目標。為了協助產業發展,TPCA於2022年啟動產業調查計畫,耗時近一年完成了「台灣...

恢復囤房稅能抑制房價? 包租公:錢掏出去會不爽但根本沒差yahoo新聞 2023-03-28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27日)舉行記者會,喊話蔡政府恢復囤房稅才能抑制房價,還將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歸咎在放任囤房;對此專家認為,非自住房屋稅率普遍偏低,無法迫使大戶釋出空屋,加上台灣房價偏高,就算拋售資產只是流入另一批人手中,年輕人依舊買不起,很難真正落實居住正義。照顧青年成家高房價是關鍵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施正鋒認為,房屋稅條例規定自住與非自住房屋稅率分離,其中非自住戶持有超過三戶者,稅率1.5%~3.6%與自住戶1.2%作區別,但檢視地方縣市的稅率,有些1.5%與自住戶相仿,抑止囤房的好意「可謂大打折扣」,針對囤房大戶「也不痛不癢」。他指出,稅率偏低讓囤房大戶有恃無恐,還得面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