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訊息
經濟時報 2025-10-13
人形機器人全面普及 三大難題待解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傳出因手部設計陷入瓶頸,導致暫時擱置量產計畫,震驚市場。惟業界分析,特斯拉、輝達等大廠持續唱多機器人之際,受限技術難度、實用性及性價比等三道難題待克服,人形機器人要全面普及,「還要等一等」。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在今年9月「All-In」高峰會上談及Optimus V3的最新情況。他當時指出,Optimus V3會擁有「像人類一樣靈巧的手」,為此,Optimus V3將搭載複雜的手部設計和說明理解現實的「AI思維」,預期每條手臂將搭載26個執行器。
但馬斯克此前也公開坦承,人形機器人手部精細操作是「工程重大關卡」。
業界直言,即便一線大廠看好人形機器人長期趨勢,但對現階段該產品發展,仍普遍持保守態度,主因性價比、實用性,以及技術難題等三道難題待克服。
尤其要讓機器人擁有像人類一樣靈活的關節,完成眾多複雜的動作,以及靠雙腳「穩穩站立」,更是一大考驗。
台灣「最純機器人股」、廣達(2382)集團旗下達明先前推出首款國產AI人型機器人「TM Xplore I」時即表示,TM Xplore I採用輪式設計,而非「雙腳」,主要考量產品實用性。
#人形機器人 #市場 #AI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在今年9月「All-In」高峰會上談及Optimus V3的最新情況。他當時指出,Optimus V3會擁有「像人類一樣靈巧的手」,為此,Optimus V3將搭載複雜的手部設計和說明理解現實的「AI思維」,預期每條手臂將搭載26個執行器。
但馬斯克此前也公開坦承,人形機器人手部精細操作是「工程重大關卡」。
業界直言,即便一線大廠看好人形機器人長期趨勢,但對現階段該產品發展,仍普遍持保守態度,主因性價比、實用性,以及技術難題等三道難題待克服。
尤其要讓機器人擁有像人類一樣靈活的關節,完成眾多複雜的動作,以及靠雙腳「穩穩站立」,更是一大考驗。
台灣「最純機器人股」、廣達(2382)集團旗下達明先前推出首款國產AI人型機器人「TM Xplore I」時即表示,TM Xplore I採用輪式設計,而非「雙腳」,主要考量產品實用性。
#人形機器人 #市場 #AI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