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租稅優惠細節出爐經濟日報 2022-06-17
配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再延十年,經濟部工業局昨(16)日預告訂定《生技醫藥公司審定辦法》及《生技新藥公司研究與發展及人才培訓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修正草案,租稅優惠落日期限延至2031年底,研發投資抵減率則將由35%降至25%,且須符合一定條件,包括研發費用占同一年度總營收淨額5%,或實收資本額一成以上。生醫條例於去年底修正公布,其中第4條第2項明定生技醫藥公司審定要件、應備文件、程序、審定之撤銷或廢止及其他相關事項辦法,由經濟部訂定,因此經濟部預告修法,並預計在7月陸續公告。工業局表示,這次有幾大修法重點。首先,為生醫條例延長至2031年底,其次為研發投抵率由35%降為25%,且限定適...
護國群山條款 祭25%研發投抵經濟日報 2022-06-17
經濟部工業局昨(16)日預告增訂《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也就是俗稱的「護國群山條款」,針對關鍵地位企業研發前瞻技術,可享有25%研發投抵;購置最先進製程設備可抵減5%,不設金額上限。經濟部表示,考量到台灣擁有優質的人力、技術跟法規環境,並建構創新、韌性、高效率的產業鏈。而全球供應鏈走向區域化及產業鏈進行重組,各國祭出大量利多,台灣也應掌握契機提出具國際競爭力的獎勵政策,以維繫國際競爭優勢及地位。因此,經濟部工業局增訂產創條例第10條之2,針對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提供研發與設備投資抵減獎勵措施。工業局說明,由於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地位公司須投入較高成本在研發及設備支出,因此抵減...
辛耘H2及全年營運看優 續擴增再生晶圓產能工商時報 2022-06-17
半導體再生晶圓與設備廠辛耘(3583)16日召開法說,執行長許明棋表示,雖然近期市場有些雜音,但長期成長趨勢不變。今年晶圓再生、自製及代理設備訂單需求均優於年初預期,並持續擴增再生晶圓產能,預期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全年營運將優於去年。辛耘目前主要為再生晶圓、自製設備及設備代理3大業務,去年營收為設備代理60%、再生晶圓及自製設備製造約40%。自製設備主要為濕式製程、暫時性貼合及剝離,前者在先進封裝領域有不錯斬獲,也可應用在微機電(MEMS)、mini/microLED等領域。辛耘近年持續擴增12吋晶圓再生產能,去年自12萬片增至14萬片,許明棋表示,今年將擴增至16萬片、預計第三季完成,...
三洋電資產加速活化 泰山廠近期公展工商時報 2022-06-17
三洋電(1614)16日召開股東會,三洋電指出,泰山廠基地2.7萬坪的資產開發加速,下月可望排入公展,規劃方向以精華區保留長期經營出租為主,後段地興建住商大樓出售,以獲取收益為目標。對於外界矚目的資產開發,三洋電副總紀安郎16日指出,配合新北市都更三箭政策,目前全案工業區變更都市計劃的方案與回饋內容已與新北市獲基本共識,除了同時進行劃入計劃範圍內鄰地200多坪地主協商外,可續辦都市計劃審議程序,申請辦理公開展覽。依三洋電規劃,前段鄰基地面積9700坪,將規劃樓地板面積3.3萬坪商場、商辦,以出租為主;後段基地4200坪土地,規劃1.6萬坪住商混合大樓,以出售為主;而新北市府分回2800坪土地,...
台泥三路並進 轉型綠色企業經濟日報 2022-06-16
台泥(1101)企業團以「創能、儲能、輸能」三路齊進,全力發展新能源事業,自2020年起,台泥的努力逐漸看到成果,在董事長張安平的「改造」下,台泥推動一系列「綠能工程」,未來將逐步轉型為「綠色企業」,受到各界矚目。其中,台泥子公司「台泥綠能」陸續投入太陽能、風電、地熱與海洋溫差等各種再生綠色能源;儲能則以台泥儲能與甫納入旗下的義大利子公司NHOA負責;至於輸能則以甫在高雄小港設立鋰電池廠的能元科技電池為代表。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強調,自己在接下台泥企業團董事長時就曾宣示,台泥未來將轉型為一家真正的「綠色企業」,不再只是水泥廠而已,而是一家「處理人類文明與大自然複雜關係的綠色環境工程公司」。為此,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