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商回流與新屋交屋帶動 2020年契稅史上第三高經濟日報 2021-08-26
2020年契稅達新台幣161.5億元,創史上第三高,動能來自台商回流購廠、企業購置商辦,以及下半年的新屋交屋潮。觀察六都數據,買賣契申報人以新北市最多,其中法人集中雙北及台中,反映商業群聚效應。財政部今天發布最新統計通報,分析去年契稅申報狀況,根據契稅條例第2條規定,不動產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或因占有取得所有權者,均應申報繳納契稅,統計去年契稅實徵淨額為161.5億元,創下史上第三高紀錄。統計通報指出,去年契稅大增,動能除台商回流購廠、企業購置商辦等大額案件挹注外,還包含去年下半年適逢新屋交屋潮。觀察契稅主要來源,則是以買賣契為主,歷年占比多在9成左右,去年已達到93.6%,並以自然人...

環球晶手握千億長約訂單 董座:報價有上揚趨勢經濟日報 2021-08-25
全球第三大、台灣最大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6488)搶搭全球晶圓廠大擴產,對矽晶圓需求大爆發商機。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昨(24)日透露,客戶為掌握穩定料源,紛紛找環球晶簽長約綁料,目前環球晶長約訂單規模已達千億元,為歷來最高,且長約報價也有上揚的趨勢。環球晶昨天舉行股東會,徐秀蘭會後受訪,釋出以上訊息。她強調,不擔心未來幾年半導體矽晶圓市況,整體需求應當都滿健康,現階段供需最吃緊的是12吋磊晶片。現階段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嚴重不足,台積電、三星、格芯、聯電等指標廠紛紛大動作擴產,格芯執行長柯斐德(TomCaulfield)日前更直言,未來八到十年晶圓代工產能必須提高一倍,才能解決晶片荒和政府日益擔...
新北「這地區」9/9起不再受理空地都更中時電子報 2021-08-25
侯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動多元都市更新,目前申請量已達587案,在申請案件中,部分更新地區內的申請案空地型態,未再整合鄰地既有建築物併同辦理,有失都市更新改善居住環境的用意,並曾被未納入都更之住戶陳情質疑,市府漠視老公寓重建之權益,因此市府在2019年9月9日修正發布的新北市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內,將空地都更列為不再受理之對象,並給予2年緩衝期間,時間將於2021年9月9日到期。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表示考量辦理都市更新之正當性,避免空地辦都更之情形,故要求除都市更新計畫另有規定者,其餘申請案件皆要檢討建築物投影比,引導空地再整合鄰地併同辦理都更,創造多贏局面,未來9月9月起新申請案件,皆需依規定檢討...

格芯CEO:晶片業產能倍增 才能解晶片荒經濟日報 2021-08-24
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執行長柯斐德(TomCaulfield)23日表示,晶片業未來八到十年的產能必須提高一倍,才能解決晶片荒和政府日益擔心的供應鏈安全問題。近期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不足,最大關鍵在於晶圓代工產能增加速度無法趕上晶片需求成長,尤其以成熟製程產能最短缺,包括聯電、世界先進等以成熟製程為主力的台灣晶圓代工廠均認為供應吃緊態勢短期無法緩解。格芯也是出類似看法,也為晶圓代工景氣走勢投下正面一票。日經報導,柯斐德在一年一度的東南亞半導體展發表線上演講時表示:「近來地緣政治意識日益增強,理解到半導體、尤其是半導體製造,對供應鏈安全、主權安全和經濟安全的重要...

工業製造生產指數 連18紅經濟日報 2021-08-24
因新興科技應用、遠距商機持續推展,加上全球經濟穩定復甦帶動終端需求增溫,推升國內工業及製造業表現。經濟部統計處昨(23)日公布7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33.39,年增13.9%,7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4.34,年增15%;兩者均創同月新高及「連18紅」。統計處昨也預估,製造業8月持續走旺,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2.4%至14.6%,有望創「連19紅」。電子零組件業為推升製造業生產成長之主要貢獻來源,生產指數為155.45,年增16.8%,已是連續20個月的雙位數成長。其中,積體電路業則因5G、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應用晶片需求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搭載之記憶體容量提升,帶動晶圓代工達到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