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news/list/20201102024629484.jpeg)
半導體產業2021年瞄準5G、AI、車電商機 漢唐兩岸通吃 訂單水漲船高中時電子報 2020-11-02
台灣、中國大陸等半導體大廠為迎戰2021年5G、車用電子需求,目前正進行製程升級,其中台積電、日月光正邁向先進製程及強化封裝產能。法人看好,在這波效應下,通吃兩岸半導體及面板大廠廠務設備的漢唐(2404)接單將有望水漲船高。雖然新冠肺炎仍持續肆虐全球,但5G、人工智慧(AI)及車用電子發展趨勢相當明確,且技術研發及產品應用也並未停下腳步,目前各大半導體廠都開始布局相關技術。其中台積電、日月光為搶攻先進製程市場,不斷進行產能擴增,特別是台積電在台南的Fab18廠超大型晶圓廠(GigaFab)興建中的第四期至第六期,正是未來要投產的3奈米先進製程。力晶集團在中國設立的晶圓代工廠合肥晶合,目前產能也...
![](../image/news/list/20201030030228284.jpeg)
央行理事示警 房市恐陷泡沫化危機經濟日報 2020-10-30
金融資產與不動產市場泡沫化風險,引起中央銀行多名理事關注。中央銀行昨(29)日公布第3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數位理事關注國內房市發展,甚至有理事呼籲央行應「超前部署」,提前採取行動,以抑制房市泡沫化危機。在第3季理監事會議上,有理事關注,部分台商並非透過資金匯回專法匯回資金,而是透過正常管道匯回,部分資金恐已進入房地產市場。對此,財經官員解釋,因境外匯回專法有設定閉鎖期,避免資金返台流入不動產市場炒作,台商若意在炒房,就不會透過此專法返台,而會循一般正常管道匯回。若為一般管道匯回,除每年固定免稅額度外,所得須課徵20%的稅率。台商循正常管道匯回,用途可能是買股票或炒房,這部分就是自由運用、不會...
![](../image/news/list/20201030030248465.jpeg)
工研院士 倡跨域創新產業鏈聯合報 2020-10-30
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面對國際新局勢,工研院召開年度院士會議,為產業提出建言。院士認為,台灣下一步首重加強數位科技的能力與人才培育,同時結合ICT(資訊與通信科技)優勢,以智慧醫療、循環經濟等跨領域創新建構產業鏈,才能為台灣產業找尋國際新定位與市場新契機。工研院年度院士會議本次首度透過結合實體及線上方式,召集歷屆工研院廿三位院士,包括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等重量級人士,以及七位新科院士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美國加州Scripps研究院化學講座教授翁啟惠、美國哈佛大學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源德、緯創資通董事長...
![](../image/news/list/20201029061839585.jpeg)
明年ICT產業審慎樂觀 MIC點出半導體、通訊產業關鍵字中國時報 2020-10-29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2021年ICT產業提出最新預估,認為2021年全球ICT產業展望審慎樂觀,也分別點出半導體、IT產業以及通訊產業的關鍵,惟疫情、美中關係仍扮演不確定因素。資策會MIC認為,2021年多數資通訊終端產品、資訊服務與電子商務之市場將呈成長趨勢,其中,全球通訊市場將恢復成長動能,其市場規模將成長10.7%,不過未來ICT產.0業景氣仍須留意新冠肺炎疫情、美中對抗戰、供應鏈轉移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可能影響產業景氣。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洪春暉表示,影響2021年半導體產業景氣的關鍵為「美中貿易戰、AI、5G」;影響IT產業的關鍵為「零組件供應、遠距需求」;影響通訊產...
![](../image/news/list/20201029061829964.jpeg)
學甲工業區爐渣填埋案 南市環保採樣並設監測井 2020-10-29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上月間針對學甲工業區部分用地使用爐渣,造成土壤地下水汙染疑慮,採土壤並分析重金屬含量,台南市環保局指未符合標準作業程序,強調該局日前已完成採樣並分析中,結果下月出爐,並將設置監測井,以監測周邊環境地下水品質狀況。陳椒華是在9月26日至學甲工業區興業段5處用地,採集地表疑似爐渣再利用產品,以土壤檢驗的王水消化法分析重金屬全量。檢驗結果,發現鉻含量超過土壤管制標準6至24倍,銅鎳鋅也超過管制標準和監測標準,她並質疑爐渣填埋深度4公尺。台南市環保局表示,依環保署規範,判斷土壤是否遭受汙染,採樣應以原生土壤為主,至於土壤與廢棄物混合層部分,應以毒性特性溶出試驗進行檢測。9月26日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