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險業 連4年盈餘破百億工商時報 2017-03-06
上揚工業廠房土地不動產轉載~~根據保發中心最新公布的統計數字,產險去年簽單保費共計1459.6億元,成長7%,但總賠款785.4億元較前年同期成長逾15%,好在產險業有投資挹注和有天災保險準備金沖回,讓產險去年稅後損益仍有百億元的獲利水準。據保發中心資料顯示,包括2016年在內,產險業獲利已連4年達百億元之上,2013年因蘇黎世產險出售大樓,當年度稅後盈餘高達13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2014年、2015年稅後盈餘分別是103億元、及109億元,原本產險業擔心理賠金額大增讓去年財報數字難看,還好有天然保險準備金及投資收益,使得產險獲利仍可達107億元。就保發中心的資料顯示,2016年產險業直接...

業績撐腰 同致、台郡權證給力工商時報 2017-03-06
上揚工業廠房土地不動產轉載~~3月將陸續面臨美國聯準會是否升息、英國啟動脫歐程序等國際重要政經事件,隨著台幣近日趨貶,台股也回檔;玉山證券金融商品部表示,投資人宜趨保守因應,在大盤尚未出現做頭或跌破季線前,可挑選具業績題材、領先大盤拉回的個股如同致(3552)、台郡(6269)等,逢低分批布局權證。同致主要產品為倒車雷達等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營收與中國車市榮枯相關,今年上半年預期中國長安新車款上市、下半年有長城汽車的訂單,全年營收仍可望優於去年。股價已反映今年營收成長幅度不若去年、獲利水準與去年水準相符,目前在季線附近量縮盤整,因為近期中小型股為主的櫃買指數仍維持強勢盤整,投資人可在同致盤整期間...

大立光2月營收 報喜經濟日報 2017-03-06
上揚工業廠房土地不動產轉載~~大立光昨(5)日公布2月營收達34.53億元,月減8%,年增70%,優於預期。大立光表示,「3月營收表現應該不比2月差」。大立光累計今年前二月營收72.24億元,年增38%。大立光2月營收不畏農曆過年、工作天數減少衝擊,僅比1月下滑8%,顯示出目前產能吃緊狀況仍未紓解,1月、2月營收表現也呼應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的預期。大立光近一周來因法人調節賣超,股價拉回整理,上周五收4465元,下跌20元。預期隨著2月營收報喜,本周可望重啟攻勢,引領台股向上攻堅。大立光為iPhone7概念股,為鏡頭主力供應商,受惠於iPhone7搭載雙鏡頭,並吸引其他非蘋陣營跟進,今年世界行動...
陳冲:房市健全與否 看四面向經濟日報 2017-03-06
上揚工業廠房土地不動產轉載~~前行政院長、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冲昨(4)日表示,不動產市場是否健全,取決於不動產稅、資金環境、供給和需求及交易制度四面向,四個層面都很重要,但若不動產稅制沒有很好的配合,對另外三項會有很多不利影響。台灣法學基金會昨天舉辦「2017不動產稅法律與政策研討會」,邀集台灣、大陸、香港、澳門的不動產學者專家,針對不動產稅的立法政策、不動產交易稅、不動產持有稅及不動產所得稅等議題深入討論,陳冲、基金會董事長謝哲勝都在開幕式致詞。陳冲致詞時說,不動產市場健全不是只有稅的問題,還有另外三件事情重要性相等。第一是資金環境,看美國、英國或歐洲國家的例子可知,資金環境鬆或緊,對不...

徵收環境稅費 納入財劃法指標工商時報 2017-03-06
上揚工業廠房土地不動產轉載~~地方環境與產業發展該如何達到雙贏?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建議,除了設計類似「垃圾費隨袋徵收」的誘因機制外,也應該要將徵收環境稅費選項,納入《財劃法》中的財政紀律指標,才能減少中央與地方踢皮球、地方政府在環保與產業投資間游移不定的問題。黃耀輝指出,中央與地方政府在環保與投資之間扞格矛盾,地方政府也多以環保為由,消極對待地方產業投資,甚至用各種名目向企業「勸募」補貼或捐獻,如高雄市與雲林縣,曾想對石化業開徵「碳稅」,卻被中央以屬國稅為由否決。另黃耀輝提及,部分地方政府為在環保方面討好選民,反把污染丟到其他縣市。例如雲林垃圾焚化廠蓋好卻不啟用,反而請環保署協調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