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固砸44.88億元標南港土地 每坪513萬創新高自由時報 2021-09-23
資金潮持續氾濫土地市場,上市建商華固(2548)擊退4家競逐者,搬44.88億元標得南捷運昆陽站附近、約875坪土地,拆算每坪單價約513萬元,創南港土地單價新高。今日台北市土地開發總隊一共標售兩筆土地,分別為文山區政大段四小段840地號、底價1.6億元,以及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728地號、底價約25億元等兩筆土地,前者無人投標而流標作收,後者則吸引5封標單,分別為3家上市建商、1位自然人以及1家科技公司,最終由華固溢價近8成得標。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指出,甫標得的土地會全部規劃頂級辦公室,預計請照時間需要2年。房地產業者指出,目前商辦市場缺貨,很多企業主都鎖定全新的大面積商辦等著買進。信義房屋...

營建成本漲又缺工 北北桃新案供給出現缺貨自由時報 2021-09-23
武漢肺炎、營建成本上漲、缺工,又碰上政策打房,讓北北桃三都新案供給全面急縮,部分建商即便握有土地卻找不到營造商開工,因此,在這波房市復甦買氣中,處於「看得到卻賺不到」的局面。根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9月20日止,北北桃三都新案累積可售戶數現況,台北市有4610戶、年減約8.6%,新北市有1.5萬餘戶、年減約31%,桃園市有1.17萬餘戶、年減約27.6%。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近期市房市買氣仍旺,但供給端卻受到「房地產政策」、「本土疫情爆發」、「營建成本持續飆漲」與「缺工」等關鍵因素影響而量縮,讓新建案市場處於供需失衡,這也成為近期新建案敢大膽開高價的背後原因。推估到今年年底,台北市累積可售...

汽車供應鏈趕產線 零件搭機成常態經濟日報 2021-09-23
去年發生疫情以來,汽車供應鏈大受衝擊,為避免動輒生產斷線,零組件搭飛機趕產線幾乎成為常態,甚至為趕新車上市規劃時程,汽車搭飛機也不再罕見。去年與今年這兩年間,汽車供應問題一直對車商造成困擾。去年歐系車廠因為疫情封城停工以及復工後的碼頭問題,新車到台灣的進度嚴重落後,台灣賓士缺車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客戶候車時間拉長,甚至新車整車搭飛機來台。福特六和指出,汽車的供應鏈相當長,只要一個部品缺貨,就無法組成成車。去年以來幾乎隨時在追進度,以航空貨運趕部品成為常態。即使如此,整體產出仍然受到影響。今年則是晶片嚴重短缺,由於愈智能化的汽車,使用的晶片愈多,愈來愈多的功能都需要使用到晶片,愈高價車款及電動車...
出售房地節稅 可列三成本經濟日報 2021-09-22
房地合一稅2.0已全面上路,北區國稅局指出,計算賣房所得時,共有三類成本費用可以主張,包括原始取得成本、房屋改良支出,以及移轉過程產生的稅費等;另外,特別在受贈取得的情形,還可額外全額列報土地增值稅,作為必要費用以節稅。房地出售之前,產權可能是購得或是受贈取得,二者在成本費用的認列上有些差異,首先是原始取得成本的部分,官員表示,對於購買取得的不動產,原始取得成本是指原始出價金額,但如果是繼承或受贈取得的房地,總不能說取得零成本,因此會以過戶時的房地現值,作為取得成本來減除。官員表示,第二類可主張的成本費用,是在取得房屋後,在使用期間的增置、改良或修繕費,甚至還包括入厝時的搬運費等,如果屋主有妥...

十大財經法案 拚立院闖關經濟日報 2021-09-22
立法院已開議,雖為預算會期,各部會仍提十大財經法修正案,替產業興利意味濃。包括經濟部提出延長投資抵減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產業創新條例》,及《公司法》放寬線上股東會限制;財政部欲修正《證券交易稅條例》,讓當沖降稅優惠再延長三年。財經十大法案包括經濟部所提的生技條例、產創條例、公司法、商品標示法;財政部提出的證交稅條例、房屋稅條例、使用牌照稅法、關稅法、海關進口稅則;環保署則修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其中,生技條例、產創條例中的「智慧機械投資抵減」均將於年底落日。經濟部為延長投資動能及刺激重點產業,盼力拚本會期通過延長投抵期限。本次生技條例修正草案重點則是扶持CDMO(委託開發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