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機械5G投抵 工總籲展延經濟日報 2021-11-05
《產業創新條例》智慧機械及第五代行動通訊(5G)系統投資抵減將分別在今、明兩年年底到期,政府上月決議延長二、三年到2024年底落日。全國工業總會昨(4)日表示,智慧機械及5G系統發展攸關產業升級,建議政府將落日期限展延到2029年,並將抵減率由3%~5%提高至15%。工總昨日表示,政府於2019年7月3日公布增訂《產業創新條例》,提供產業在同一課稅年度內,支出新台幣1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投資於自行使用之全新智慧機械;或投資於導入5G系統之相關全新硬體、軟體、技術或技術服務,得於支出金額3%或5%限度內,分三年或於當年度抵減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按《產業創新條例》原本所列,智慧機械投資抵...

MSI微星科技防疫新利器 AI智慧辨識門禁系統登場經濟日報 2021-11-05
由於COVID-19全球疫情的大爆發,體溫測量已經成為阻擋病毒加速傳播的關鍵措施之一。MSI微星科技(2377)今(5)日表示,該公司以長年在尖端科技領域累積的深厚實力,結合AI人臉辨識與遠紅外線熱感測技術,專為人員出入頻繁的中小企業開發了AI智慧辨識門禁系統。這套系統可快速識別人員、記錄考勤和測量體溫,同時也能保存訪客或未經授權人員的出入記錄,確保員工在工作場所的健康和安全,是企業防疫的好幫手!根據研究報告,COVID-19病毒能在接觸表面停留長達72小時,而MSI微星科技的AI智慧辨識門禁系統以遠紅外線熱感測技術量測體溫,能減少人員接觸機會並遏止病毒傳播機率,即使戴著口罩也不影響辨識,守護...

買新屋說好地價稅、收稅單竟暴增1倍 專家一句解惑經濟日報 2021-11-05
又到了地價稅開徵的日子,地政士表示,地價稅核課期間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納稅基準日則是8月31日,所有權如有異動,該日的所有權人為納稅義務人,在房子點交時,地政士就會先算好買賣雙方分攤比例,互為找補地價稅。遊戲規則很清楚,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同一縣市地價稅採總歸戶,會核發在同一張稅單,往往一收到稅單,乍看金額,以為當時算錯了,其實根本沒錯。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最近就有一例,一位民眾收到稅單,發現原本說好的3000元地價稅,竟變成7000元,暴增一倍,以為地政士算錯,結果經核對,就是總歸戶的關係。鄭文在表示,該民眾是在今年新購一間房屋,並在6月30日完成點交手續,因在納綐基...

工研院:淨零碳排影響未來30年 台廠轉型要快經濟日報 2021-11-04
各國積極規劃「淨零碳排」可能路徑及政策目標,將大大改變產業生態,工研院今天指出,台灣產業應盡快掌握此國際趨勢,做出改變,因為淨零碳排將成為台灣未來30年的最大挑戰。工研院今(3)日起至12日,展開「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相關活動,首日論壇以「淨零永續下的全球價值鏈重組商機」為主軸。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指出,因應氣候變遷威脅,歐盟及各國政府紛紛提出中長期的減碳願景,且打算徵收碳關稅,這將對仰賴出口的台灣產業造成龐大壓力;另一方面,科技大廠紛紛落實甚至提高減碳方案標準,加速全球供應鏈去碳化的進程,這也意味著業界正面臨低碳轉型風險。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分析,隨著淨零碳排成為...

健全房市 地方傾向提高稅基工商時報 2021-11-04
立院財委會3日排審有關囤房稅「房屋稅條例」修法,但並無結論擇期再審。不過,財長蘇建榮承諾,針對修法評估,包括非自住住家最高稅率3.6%調高可行性、單一自住稅率1.2%調降的衝擊、現行囤房稅機制實施情形等,三個月內約在2022年1月底前提出報告。據了解,地方政府較可能以提高稅基取代提高房屋稅率措施。蘇建榮同時允諾,目前針對1734個囤房大戶租賃所得查核專案,預計執行至明年3月,財政部預計在明年4月中左右將查核成果送交財政委員會。立法院財委會3日審查「房屋稅條例」修法,由於朝野立委版本眾多,最終決定擇期再審。各黨團立委已取得共識,不再堅持房屋稅「全國歸戶」,改為各縣市政府自行評估,因實務上房屋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