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億商機!交通部招商大會 南部場率先起跑MyGoNews 2014-10-08
為積極有效提供媒合民間投資公共建設機會,交通部預定2014年10月13日及28日於高雄及台北各舉辦一場招商大會,全面展示2015年底前將公告招標之民間參與投資計畫及政府採購案件共53件,總金額高達新台幣1284.35億元,為歷年來新高。據交通部表示,所釋放出來的投資標的包括陸、海、空運及觀光等相關產業的設施經營與土地開發,如車站附近都市更新或設定地上權開發、國際港口物流儲轉及貨櫃碼頭的投資經營等,有助投資者發展旅運觀光遊憩、國際貨運服務。此外,為提升土地使用效能並減低營運成本,營造有利投資環境,本次招商大會提出多項BOT(興建、營建、移轉)及OT(營運、移轉)及都市更新、設定地上權案件,期藉民...

財政部供32處國有土地建社宅中央社 2014-10-08
財政部配合內政部及各地方政府規劃社會住宅需求,提供32處國有土地,遍布全台各地。財政部國產署表示,配合內政部及各地方政府規劃社會住宅需求,已提供台北市2處、新北市8處、台中市4處、嘉義縣1處、花蓮縣7處、基隆市1處及新竹縣9處,共32處國有土地,由地方政府評估是否適宜興辦社會住宅。另外,高雄市政府有意撥用10處國有土地興辦社會住宅,國產署已請高市府確認標的。

房地合一課稅 激出脫手潮 自住入場好時機聯合新聞網 2014-10-07
政策性打炒房一波又一波,今年以來,從年初的「房市將如黃色小鴨爆破」一說,到雙張會後提出的「房價兩年跌三成」論調,乃至於囤房稅等等,整年度幾乎沒有房市的好消息;而打擊力道最重的,莫過於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政策,因為太過震撼,讓近日房市交易跌落谷底,928檔期也呈現「旺季不旺」的窘境。不過,隨著政府將房地合一課稅原則具體化,預計2016年政策實施前將掀起一波「節稅出售潮」,專家多建議,有自住需求的民眾,可趁政策實施前供給釋出量大、價格也好談,積極進場議價。所謂的房地合一課稅,是指房屋及土地以合併後的實價總額、扣除實際取得成本後,按照實際獲利課徵所得稅;台灣目前採用房、地分離的課徵制度,對房地產在持有或...

產創條例 擬增列防炒地條款中時電子報 2014-10-07
經濟部正在全盤檢討產創條例,擬增訂防炒地條款,針對2年內未動工使用的工業區土地,政府將強制依市價買回,並課土增稅,從嚴規範,以防止投機客囤地圈地。工業局吳明機表示,針對如何防範工業及產業用地遭有心人炒作,以致經濟投資面臨無地可用,或墊高生產成本,經部決列入產創條例修法檢討。據了解,依經部初步構想擬增訂防杜囤地條款,產創修法將比目前造冊央行列管貸款成數的規定更趨嚴格,造冊列管控管授信成數是逾5年未完工的工業用地,但產創擬針對2年內未取得使用執照依市價強制買回,同時會要求課徵土地增值稅,增加稅源。但要強制買回之前,會先行公告。官員說,除了一般的工業區外,內政部主管都市計畫內乙種工業區用地,最容易被...

觀點-3大主張健全房市工商時報 2014-10-06
台灣長期累積的居住問題,造成台北市房市供需結構長期失衡,除了導因於市場供需,更是由於法令、制度和執行面所交錯產生的歷史共業,必須配套多元、多管齊下來面對。面對巢運提出的5大改革主張,我們有下列3主張:一、廣建社會宅;二、支持課徵不動產資本利得、惟對持有稅宜謹慎;三、豪宅無罪。用容積、校地籌建社會宅新加坡的組屋政策,聞名全球,有高達87%的人口居住在組屋,累計總量逾50多萬戶;反觀台北市目前住宅存量約93萬多戶,社會宅寥寥無幾,根本不成比例。政府以沒錢、沒地做為藉口,但若有心規畫,地、錢均不是問題。建議政府擴大土地供給,可由政府作莊推動容積銀行,運用出售容積建立住宅基金,增建社會住宅,或是加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