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拚通車 新北2030年串起三環六線自由時報 2019-10-25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後力推捷運「三環六線」,首次喊出三環六線2030年的完工目標期。目標2022年以前,新北將有「一環兩線」完工,包括2019年底環狀線第一階段、2020年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一期及2022年安坑輕軌陸續通車,接續2026年,再三線通車,包括三鶯線、淡海輕軌第二期以及中和萬大線,目標在2030年能串接起三環六線路網,為交通路網帶來新的改變。侯友宜在市政會議表示,軌道建設在現階段處於實現期,今年底環狀線第一階段就要完工通車,2030年是新北市軌道建設多數完成的目標年,環狀線串接南環段、北環段,萬大中和樹林線從第一期到第二期、三鶯線、安坑輕軌與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期能...

倉儲物流不動產 成交近百億聯合晚報 2019-10-25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商用不動產回溫,除了工業土地、辦公室外,倉儲物流也暴熱,浩瀚數位標售目前作為倉儲物流使用桃園廠房,吸引十組人馬領標,最後由全球人壽溢價14.6%,以28億元拿下,累計今年倉儲物流已成交96億,直逼百億。房仲業表示,物流倉儲已成近期最受矚目的商用不動產投資類別,零售、超市與電商是主要自用型買方,專業投資法人也將具備長期穩定租金收入的倉儲物流不動產視為優質的投資標的。浩瀚數位廠房位於桃園市華亞科技園區科技三路,緊鄰廣達電子研發園區,基地前後雙面臨路,土地面積為4568坪,廠房1萬3395坪,目前整棟出租出租給富邦momo,作為倉儲物流之用。房仲業表示,為活化資產,浩瀚數位日前...

土增稅大增50億元 台中大額案件貢獻最多自由時報 2019-10-25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今年前9月受惠於土增稅千萬以上案件增加,實徵淨額7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0億元、上揚幅度7.3%,多與台商返台購地設廠投資有關,6都千萬以上案件貢獻稅額以台中增加14億元最多,業者指出,今年高總價不動產交易回溫,土地持分高,反應在土地增值稅的負擔也較明顯。台中為6都之冠,財政部指出,主因中科等科學園區持續擴張,產業投資帶動廠辦需求,至於台北市增11億元居次,由指標性不動產移轉與法拍案件挹注,財政部也預測今年以來土增稅受惠台商回流購地設廠需求,千萬以上大額案件增加,全年稅收表現可望優於去年。房仲業主任表示,台北及台中今年高總價不動產交易回溫,除了中小...

包租代管成效差 北市府研擬屋主房屋稅降為0.6%自由時報 2019-10-24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台北市長期閒置住宅3.8萬戶、空屋率4.29%,但台北市政府包租代管社會住宅政策被議員抨擊成效差,原目標值2200戶下修為1200戶後,都發局統計目前戶數達1115戶。為了增加戶數,都發局今宣布,將研議包租代管房東其自住房屋降為0.6%,其餘納入包租代管房戶則1.2%房屋稅;但原本的5萬元房屋修繕補助明年取消。北市社宅包租代管第1期試辦計畫,依內政部分配辦理2200戶,從2017年10月31日起都發局辦14場說明會,透過各管道宣傳,截至今年10月15日戶數達1115戶。成效有限,都發局解釋,受限於租賃市場地下化,及不動產稅制等系統性問題;且計畫執行時,屢有民眾陳情租屋糾紛...

囤房稅沒配套 學者:中間產業先倒一片好房網 2019-10-24
~上揚工業不動產轉載~囤房稅一直被視為是穩定房價的重要工具,不過雖然吵得沸沸揚揚,卻因為反對聲浪過大而遲遲未能推行,學者雖然不反對囤房稅,卻認為真正該平抑下來的反倒不是房價,而是地價。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表示,囤房稅的基本概念他並不反對,但有些配套要想清楚,他認為台灣房地產這些年暴漲的是「地」而不是「房」,所以打囤房要有辦法回溯上游將地價平抑下來。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指出,「現實狀況是囤土地比囤房成本低更多」,如果打囤房卻無法壓低地價,「到時候地價下不來,房又賣不出去,結果是中間的產業倒了一片,這中間要如何配套呢?」他也提到囤房稅的另一個隱憂,就是房屋稅屬於地方稅,如果全台到處有房的囤...